Google+ 草堂雜記 For Life, Work & Pleasure: 公館的公車站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公館的公車站

某一天下午我與定人由台北大學坐5:20的交通車回台北。到古亭站下車後,為節省一段票,我們走路到公館再坐公車。此時羅斯福路的車輛很多,都是下班的人群。公館成為公車最大的轉運站,人潮汹湧。由於公車停靠站設在路的中央分隔島,公車僅能沿著專用車道行駛,所有公車因此排成一長串,好像十幾節火車車箱一樣連結在一起,蔚為奇觀。這種設置在離峰期尚不致發生問題,一旦到尖峰時段變成一段很長無效期的等待;其中旅客較少的公車即使已經上下車完畢,因只有一條車道,也沒法立即離開,必須等其他公客上下旅客完畢後才能動彈。乘客搭乘時更摸不著頭緒,停靠島又窄又長,不知從那裡搭乘好,旅客跌跌撞撞,只能一邊尋尋覓覓,一邊摸索上車。
對於常搭此站公車的熟客,尋找自己想坐的公車問題不大,但仍需費時間由十幾輛公車中搜尋;對於外縣市或剛歸國的旅客,則可能是惡夢一場,令人無所適從。

當初設計這種中央車道的人是否通盤想過這個問題?這種規劃等於將所有的公車綁在一起,限制它們在一條軌道上走,好像一條腸子就可通到底。當初蓋捷運站的時候,是否曾考慮到這裡的交通流量,並作整體性的規劃?或者在群策群力的腦力激盪下,共同建構一座具有指標性的立體轉運中心,消化車流?
無可諱言地,很多交通建設常處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情境,無法突破格局。當然,更沒有人提出未來將公館設計成為轉運中心的構想與未來可能發展的藍圖。我們的規劃常是短暫性的、臨時性的,沒有未來的目標與前瞻。台北的交通品質能否往上提升,亦或繼續沈淪,終至無法收拾,這就要期待有遠光的政治人物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