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因為秋風強勁,狂吹楓葉的鏡頭動人,所以順便拍了幾節影音。經上傳至Youtube後,才發覺最近的Youtube已暗中增強了不少功能,令人喜出望外。尤其在上傳後,利用其預設的按鈕,即可立即編修剪輯,使上傳的影音品質大為提高,大開方便之門。其中最令人激賞的就是穩定補正(Stablize)的功能。現在的數位相機幾乎都可錄製影音,只是沒有使用三角架,拍出來的畫面常會抖動,影響畫面的品質。
利用穩定補正的功能,幾乎可以將不可避免的畫面抖動現象消除,使畫面與使用三角架具有同等的效果。這是一項創舉,多年來我也拍了不少影音,但由於懶於攜帶三角架,所以拍出來的影音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到畫面抖動的現象,只能當紀錄片使用。有了這一功能,畫面將可更專業化。對一般云云眾生而言,無疑是一項福音。
除此而外,尚有調整色溫、飽和度、對比等功能,這些功能也可使用自動調整(I'm feeling lucky)取代。其他諸如配音,特殊效果等,都能對自己拍攝的影音內容自作加工,而剪裁(Trim)功能則可以剪去不需要的片斷。
除影片剪輯功能(Edit Video)外,還有片頭文字(Edit annotations)及字冪(Edit Captions & Subtitle)功能。片頭中則有講話泡泡,註解、標題、探照灯等項。其中註解與標題則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項,可以製作片頭標題及片中特定的註解,已經有粗具專業軟體的功能。
片斷的影音著要組合時,可以利用以前就有的影音編輯器(Youtube Editor)。這個編輯器可以將片斷影音組合成一部完整的影音。其中還可以加上橋段,作特定動畫連接。下面示範的影音就是利用上述功能剪輯而成,請參考。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秋風勁落金楓雨
天空突然放晴,但仍是偶多雲的天氣,陽光偶而露臉,倒是令人親切。在大溫地區,一有陽光就會感覺溫暖,尤其正值秋分更迭的時候,心中有了陽光,當天就會有好心情。下午由游泳池回來,看見社區楓葉道上,都是由樹上掉下來的楓葉,厚厚地在地面鋪了一層,就像白雪到處覆蓋一般。走在其上,不時發出唏唏嚓嚓的聲響,好像置身於一大片森林之中,整個景緻就是澄黃的秋!在陽光的襯托下,更是明亮清徹。微風吹來,只覺落葉繽紛,陪伴著嗍嗍的聲響。一片片大大的楓葉,從高高的樹尖開始,不斷地隨風飄盪而下,曲折的畫出自然的軌跡,搖曳生姿。
最近幾天,已經看到許多行道樹逐漸變色,原來綠油油的城市轉化成更豐富的色彩,每日靜觀其變,生活情趣增加不少。不過,這只是靜態的變化,像今天看到這種同時落葉的景象,令人內心有一種莫名的悸動。像這樣高大的楓樹,每年四、五月開始發葉,六個月後的今天,就準備收工,過不了數日,就鉛華落盡,正式冬眠。大自然依著這樣的時序運轉,似乎沒有一棵樹能違逆這樣的法則。一年工作不過六個多月,確能活過數百年,順其自然的生息真是重要。
我沒有錯過這樣一個好時機,拿了相機下檈補捉難得的自然光影。此時風勢變大,落葉更飄動得厲害,行人必須掩面而行,汽車必須慢檔行駛,有幾個人像我一樣,手拿相機捕捉這樣奇特的景觀。有些葉子仍然帶綠下來,似乎早離與晚離都是一樣,大家就在路上滾動起來,聲勢浩大,狀似群芳亂舞,更如一場盛大的舞會,就在車輪邊亂竄。
在這種黃葉舞秋風的面裡,令人想起來宋朝歐陽修所作的秋聲賦: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啣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乎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抈,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淒淒切切,呼號奮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籠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白石民歌演唱會
為了參加今晚的白石民歌演唱會,特別與Cathy聯絡,一同共乘前往。演唱會為五日當晚七點,由列治文前往大約半個小時。沒想到沿Alderbridge(91號公路)想進入99號公路時竟然找不到入口,只好繼續沿91號公路往東至素里,再往南接回99號公路,浪費了不少時間。到了白石時,演唱會已經開始多時了。
99號路是貫穿列治文市南北的要道,北至溫哥華市中心,南至白石或西雅圖。由列治文出城,幾個交流道上下均頻繁,不過也相當熟悉,只是沒想到這次竟栽在這個交流道上。由91號往東是出城的快速道,由列治文要接國道一號時,須經此路。只是當初設計與99號公路交叉的匝道有點異於常理,在出城的Alderbridge叉口沒有設南下99號的匝口。我每次開車走91號路(Alderbridge Road)總感覺到這個匝道有點唐突。除南下無匝道外,向西進城的方向要進入99號路也找不到北上往溫哥華方向的入口。如果你直覺地認為右轉就可進入99號公路往北,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那個方向卻是朝南,直接通往西雅圖。
其實這兩個匝道分別在其前後的兩條大路上,北上為過橋後直前的Shell路上;出城南下則設在較南的西敏(Westminster)路上。照理市政府應在Shell路上設指標指引這兩個匝道的進入方向,但是沒有任何指標,這也為什麼連我這個開車老鳥也會出錯的原因。
今晚的演唱會是借用一家教堂裡舉行。我們到時已經沒車位,只好停在附近住家的路旁。走進會堂,節目已經正在進行,觀眾幾乎滿座,一時找不到座位。原來住在白石的KC夫婦說也要來,他們說會提早為我們留座位。只是望眼欲穿,沒看到他們影子。在沒有人招呼與引導下,我們有點類似孤魂野鬼,說不定要像鄉人看野台戱一般,站著看完整場戱。定人問門口的一位負責小姐,才悄然得知樓上也有空位。真是喜出望外,我們竟然找到樓上第一排的座位。據高臨下,可以將簡陋的舞台看得一清二楚。
校園民歌總是隨便唱唱,一支吉他,沒有排場。看蔡琴的例子最明顯,她從民歌的走出來,現在成了不得了的大明星,排場就大為不同。我是第一次接觸民歌,去年白石民歌演唱相當成功,後悔沒來得及趕上,因為聽說侯捷老師還曾粉墨登場。今年這一次差點沒趕上,但也見識了民歌的基本精神。唱民歌不是簡單的一只吉他與麥克風就可以了嗎?為什麼每位唱者上台前都要千辛萬苦地改變麥克風的位置?弄得侯捷完全像檢場一樣,滿身大汗。
演出的曲目很多,多到串不起來,最後像破碎的明珠灑在地上,有點可惜。主持人的聲音低沈,串場很好。只是串場的內容屬團內的"行話"居多,只聽到有人笑得起來,但外行的人不知如何陪同笑其所云,有點洩氣,好像今天的演唱會不是為我們而唱。還好節目似乎如倒吃甘蔗,愈為香甜。最後在龍的傳人合唱下,完美的結束。
只是有一點小建議。還好我沒填建議單,否則一定沒人收。建議之一是中場休息時間太短,短到如廁的時間都沒有。這個教會只有一處廁所,我看長龍排到門口,只好忍著看完下半場。其次是花了許多工夫準備了精美的糕點,結果竟然不是在中場休息時間提供。等到終場提供時,大家急著回家,只好隨便抓了一把果腹,連Social的時間都沒有,有點可惜。
雪雁南飛
最近的天氣仍然寒冷,白天氣溫都上不了十度,晚上更只在2,3度之間徘徊,感覺上冬天就來了。今天也是如此,雖然秋日漸深,且大部份的樹葉鉛華落盡,但大自然在這裡的變化仍然循序漸進,其轉化也更為鮮明,讓人更有層次感。樹上殘枝留白,綠葉退去,部份紅葉彰顯,成為鮮明的紅色世界。只是有些紅得發紫,深紫成棕的葉片便隨風而去。但見秋已去,而冬將來。
在這段時間,有一種候鳥叫雪雁。每年這個時節都由西伯利亞朝南飛,帶著新孵出的幼雛往南尋找更溫暖的所在。賞鳥的人將這些開始試飛的幼鳥稱為亞成鳥,因為牠們羽翼未豐,必須與家人同行,學會展翅高飛。只是其翱翔羽仍然雜色並陳,無法如成鳥那麼純白。因此由外觀可以立即辦認出來,仍屬菜鳥的角色,只會緊跟著雁媽媽,不離左右。
在秋高氣爽的季節裡,住在溫哥華地區的人總有機會看到成群的雪雁由北飛來,這裡成為牠們南飛的中站。尤其列治文這片平平的草地,可以暫時提供牠們一些補充體力的棲息地與食物。牠們常在此留住約一個月,好像來此作客一樣。這一段時間,住在這裡的人,都有幸與這群嬌客見見面。
剛來溫哥華時,看到成群的雪雁,人字形地在空中飛來飛去,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感覺。記得第一年,定人為了趕看一大群在草地上的雪堆,還扭傷了腳。後來,每年來來去去,總是有機會再看到數千或數萬的成群雪雁的蹤跡。在列治文地區,最常看到牠們歇在西北角的泰拉諾瓦區的菜園裡,有時也歇息在堤防岸上。另外有一部份則停留在萊福野鳥保護區內,這是位於列治文南邊三角洲的一片沼澤地帶。當地政府還特別與附近農民打契約,若有嬌客臨到,儘管讓牠們吃喝,留下的便便就當肥料,算是政府為這群嬌客洗塵。
這種雪雁是素食,喜歡吃嫰草根,休息夠了就開始往南飛。所排出的糞便都是綠色的,雖不臭,但也不雅。有些民家並不喜歡雪雁光臨,尤其最近頻傳禽感,讓一些住家避之唯恐不及。
前一天定人提議到以往常觀賞夕陽的機場對面看看能否與今年的雪雁相見一面,結果因為天氣惡劣,風大氣溫又冷,只看到一群由空中掠過,卻看不到他們群聚之所。今天趁上街買菜之餘,開車再前往西北角再試試運氣。結果在泰拉諾瓦的社區公園裡發現了雁蹤。數千隻雪雁群集在這一大片的草地上,咶噪之聲不絕於耳。看到雪雁歸來,心中還是有深深的感動。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