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草堂雜記 For Life, Work & Pleasure: 魯倫堡的古城故事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魯倫堡的古城故事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Lunenburg

In Cod We Trust

早上六點來,發現露水很重,連帳蓬內都結水,而且反而有滴答的聲音。我們住的這個營地,地勢高,所以可以看到四周的風景。雖然太陽仍未出面,但東方已經變成粉紅,讓人有炫幻的感覺。陸倫堡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這裡靠海,山丘不高,但四週環海。原住在這裡的人都是以打魚為生。這裡是鱈魚(Cod)的生產地,以前都將抓到的鱈魚曬乾,然後送到歐洲去。漁獲的生意不錯,整個城就是靠魚產而繁榮。這裡有一家教堂,教堂最尖端掛著一條鱈魚,可以想像出當時鱈魚對這個小鎮的重要性,簡直就是生活的神。他們常有句笑話說:In Cod We Trust,雖然Cod與God非常近似,但真實的世界是Cod 不是God。約十至十五年前,他們發現漁貨愈來愈少,甚至到現在所有附近海洋中的Cod都不見踪跡,是過渡捕撈的關係,或他們相信的Cod已離他們遠去,不得而知。

美麗的海灣

現在,陸倫堡變成觀光盛地,不再依賴漁貨,現在唯一倚賴的是這裡的天然風景,以及英國人當初殖民時所遺留下來的各種住宅建築。這種五顏六色及各種型式的建築群,正好都聚落在這個小鎮裡。這樣的建築特色,已成為世界的一項遺產。

我今天一早起來,看到晨曦。於是信步走到小鎮內。小鎮面海而建,道路高低不平。但每條縱向的路乎可以看海。這是一個漂亮的海灣,對面也是陸地,上面有十八洞的高爾夫球場,由海上連續而上,成為一片人工的綠茵。在那裡打球,可以欣賞海景,但除要打球進洞外,還要擔心是否會將小白球打入海裡。

這個小鎮看起來,海的面積比陸地多。我走過另一山丘,發現太陽正好探出頭來。一時金光萬道,照耀整個海灣,躺在灣中的小船才開始有了新的光彩,倒影顯得更為迷人。


由海上看魯倫堡城的水岸

我回到帳蓬處,定人還未起床。不過不一會兒,整個山頭全部覆蓋一層薄霧,霧氣漸濃,最後連日頭也被蒙蔽不見了。我心想,事有點蹊蹺,倒底今天會是好天還是壞天氣。我們的帳蓬現在內外都是露水,一時也乾不了。不過等到十點過後,天氣突然放晴,陽光再現。為使搭的營帳多發揮一番功能,我們決定今晚仍然在此多住一晚。

參觀教堂

這個決定讓我們今天有更多的時間逛陸倫堡小鎮。我們先開車到鎮上幾個有名的教堂參觀。這裡的房子,雖然都是木板搭成,但建築的格調各異。在最高點處有一家魯倫堡學院,完全木頭建築,最近才翻新,其外觀以紅色為主調,搭配白色牆面及黑線條花邊,用色大膽,很有特色與氣派,類似紅樓夢中描寫的大紅樓,是十八世紀有名建築師的設計。由此往下看,有許多格調相當清新的樓房。面積雖多不大,但卻各有特色。


魯倫堡學院


我們來到一家路德教會的教堂,教堂的尖塔則高聳入雲,其外表全為白色。可貴的是這棟建築全部為木造,能夠建築這麼高也是建築界的一項成就吧。其後我們又來到一棟英國國教的天主堂,稱為聖約翰教堂(http://www.stjohnslunenburg.org/),最早建於1753年。這個教堂雖不高,但建築端莊嚴整,是全加拿大英國聖公會第二老的教堂,現已成為國家歷史古蹟。據教堂的一位音樂老師說:這座教堂於2001遭祝融之災,管風琴及其他建築部份焚毁,2005年修護。



聖約翰教堂外觀



聖約翰教堂的管風琴


現在進入教堂四週都是花鑲玻璃,上有各種圖案及聖經故事。比較特殊的是其管風琴分置於前端兩側,看起來又像壁飾,相當美麗。聽說是來自魁北克省。


街上的建築五顏六色



有些顏色雖不塔調,但古老就好


在各條街道上,建造的樓層以木造為主,外表均漆上顏色。有些建築已列為文物保存,但仍為住戶所有。其顏色由住戶決定,所以有時可以看見紅配綠等鮮艷的圖案。有些建築物常在週六配合開放參觀,今天不是週六,所以我們只能在外面走馬看花。不過我們仍抽空看了其中開放的一家,稱為Knaut Rhuland House,門票為二元。不過所展內容空泛,內容只是當時這家主人家的睡房、起居室及所穿的服飾等。


有些建築倒相當典雅


乘船浮於海

到達港口,任何人都不會忽略停在岸邊的大帆船。這就是藍鼻二號。這艘帆船在歐美相當有名氣是因為曾經在每年的帆船賽上得到冠軍。其設計的帆能夠有效地利用風力。後來因為世界大戰,這個比賽取消。此艘船被賣給加勒比海一位富商當貨船,不幸這艘船在一次暴風中沈沒。這家私人公司決定採用當初的規格複製一艘,即為藍鼻二號,這艘船於1967年下水,1971年該公司以一塊錢賣給新蘇格蘭省政府當做親善船,到世界各地去訪問,為新西蘭爭取觀光資源。


藍鼻二號的船桅,高聳入雲



藍鼻二號海上揚帆的一景


現在這艘船放在港口,讓遊客參觀,每日出海一兩次,載運觀光客到海港內遊玩,順便看它揚帆出海的現況。每次二小時,每人票價四十加元。我們一則認為太貴,一則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另外一家是小汽船公司,他們要價只要十二元,僅一小時。唯一的目的是跟跟隨這艘大帆船一同出海,她宣稱船雖小,但跟著那艘大船走,可以看到大帆船揚帆出海的狀況。所以我們選擇了這個阿Q的做法,反正只是拍拍照。

參觀海洋博物館

緊接者我們港口的海洋博物館。由於博物館很大,進去參觀博物館可能是最佳打發時間的地方。這是藍鼻子企業所贊助的,裡面除展示兩艘船外,還有水簇館、魚具、船具、航海等。比較令人感傷的是,在外港附近有一處險惡的沙洲,它沈在水中,所以常令許多漁船在此失事。這個博物館內有一特定的房間,專門提供過往因海難死亡的人名。而這個海灘上發生的漁船事故幾乎無時無之。這裡的漁民都是天主教徒,他們把聖經中詩篇第23首改編成為下面內容,成為漁人的詩篇:


海洋博物館正好在岸邊,佔地很大
The Lord is my pilot, I shall not drift,
He lighteth me across the dark waters,
He keepeth my log.
He guideth m by the star of holiness for His Name’s sake,
Yea, though I sail mid the thunders and tempests of life,
I shall dread no danger for Thou are near me.
Thy love and Thy care, they shelter me.
Thou preparest a harbour for me in the homeland of eternity.
Thou annointest the waves with oil; my ship rideth calmly,
Surely, sunlight and starlight
Shall favour me on the voyage I take,
And I will rest in the port of my God forever.


解說員指出當地歷年因海難而恐亡的人的名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