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草堂雜記 For Life, Work & Pleasure: 2012/08 - 2012/09

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泰奧加(Tioga)公路

優勝美地峽谷像一個布袋口,進入後仍得循原路回來。由於我們從120號公路來,也要回到120號公路再往東而行,所以仍回到120號公路。這一路段稱為泰奧加(Tioga)公路,大體上在2000公尺的標高下行,等於在山頂與山頂間穿鋑前進,因此可以看見不同的山景。

  • 奧姆斯得瞭望點(Olmsted Point)
到達奧姆斯得點(Olmsted Point)就可以看到優勝美地峽谷的另一端,由上而下,依序可以到教堂嶺(Cathedral Range)、雲駐山(Cloud Rest)及半錐山(Half Dome),成線排列在坦那亞溪(Tenaya Creek)旁,前二者標高在3,000公尺以上,後者則為2,700公尺。其實公路就在原來的優勝美地峽谷的北側上方,雖然有山阻隔,最終仍然會見到這個山谷。等於再次印證在峽谷內看不到的整個峽谷的上游部份景色。

這些花崗岩形成的山脈有點像猴不爬,外觀相當特殊

這兩座山像棕子,或像奶罩,特大號的

這就是半錐山的另一角度
雲駐山今天天氣晴朗

坦那亞湖(Tanaya Lake)躲在群山之中

這是奧斯得點的瞭望景觀

這是教堂山,位於東側

比較特殊的景觀是花崗岩,到處都是光秃秃的石頭,即使精神地標半錐山也是以光頭羅列,形成一特殊的場景。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奧姆斯得瞭望點的視界遼濶,幾乎可以360度看到全部的山景。可惜下面的墨西湖(Merced Lake)、半錐山前的鏡面湖(Mirror Lake)及坦那亞湖(Tanaya Lake)都因埋在山谷中,無法辦識。面積較大的坦那亞湖倒是還可以瞄到,而且,在往前幾公里路的地方也可以由公路側欣賞坦那亞湖面的風光。

山坡下到處都是巨石

岩石成片堆積

整個山是一塊大石碩

  • 吐侖草原(Tuolumne Meadow)
經過坦那亞湖後,不久就來到一個平坦的地帶,稱為吐侖草原。這個地區雖較平坦,但海拔仍然在2,000公尺左右,是有許多溪滙流之處。由於地下水位高,所以常常形成沼澤,春天冰融時,更會形成一個小湖泊。所以這一帶草木茂盛,很多動物如鹿、土撥鼠等甚為活躍。由於附近有許多登山小徑,可以攀登附近的大山,所以也是重要的活動場所。其最近的倫伯錐山(Lember Dome)就在102公路側,也是一座花崗岩山,看起來不大,地面高度275公尺(海拔2,550公尺),爬上去聽說要近3個小時,上面可以觀看整個草原附近的大山,例如位於北面的唐納山(Dana),南側的教堂山嶺(Cathedral Range)。

倫伯錐山(Lembert Dome)
往南看教堂山(Cathedral Range)

有人說,如果有一天醫生建議你到一個僻靜的地方休養時,吐侖草原可能是最佳的地點。因為這裡春夏之交,草木皆長,水流清澈,時有動物出沒,是高山一樂園。來住幾天,塵囂盡去。年輕人比較喜歡的是這裡有露營區,所以沿路可以看到許多人來來去去。我們在路上也碰到一位年輕的背包客,大概走累了尋求載她一程,可惜我們車後塞滿東西,無法載人。她就是要回到這個營區。雖然不遠,但也要走一大段距離。露營的人若在優勝美地峽谷找不到落腳地,到這個地方露營應該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我們雖帶有帳蓬,但已訂下猛馬湖的旅館,只好繼續往前行。
  • 泰奧加山
沿120號公路繼續前行,過吐侖草原後轉北向,此時東側有一系列高山,稱為唐納(Dana)山,山勢險峻,其海拔高度達3,979公尺,與台灣的玉山不相上下。在這個區域內,唐納山可能不是最高者,但也是數一數二的高山。這座山前也有一大片草原,等於吐侖草原延續而來。

不久來到東側關口,也正是泰奧加隘口(Tioga Pass)處。這裡海拔高度達3,031公尺,形勢甚險要,有一夫當關之勢,也是加州及內華達山脈最高的隘口。此地雨量豐富,冬天常被雪封,所以一年內有很長的時間是關閉的。由隘口往東,高度會陡降九百多公尺,才能與395號公路銜接。隘口正前方正好面對著泰奧加山,這座大山標高3,513公尺,但由於在隘口之前,泰奧加山看起來並沒有玉山的雄偉。

位於120號公路東側的唐納(Dana)山,海拔高度3,979公尺

東入口的收費站就在泰奧加隘道,海拔三千公尺

泰奧加山,海拔3,513公尺
泰奧加湖不是很大,但正好在隘口之東,等於在關口之外,已經不屬於優勝美地的範圍。但泰奧加湖仍有其優美景色,其四週皆是高山,除泰奧加山外,還有唐納山。湖景對映,水質清澈,常是攝影家的最愛。這裡也有營地,也是露營的好地方。由於不必付公園的門票,在此一遊,也可省下一筆錢。

春天的泰奧加湖(Google Maps)
泰奧加湖
  • 最後的峽谷

離開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最後道別的是個深陷的峽谷。這裡有點像台灣橫貫公路的景緻,峽谷相當深,兩旁的山又很高。由此往外瞭望,尚可看到遠方的地平線。但這個地平線並非一般平地,也非海平面,而是下降900餘米的另一高原。在這樣的高原上,即使坡度上上下下,並不覺得空氣稀薄。也許是風景壯麗讓人忘情吧,但願下得了山後,不會有任何後遺症發生。

峽谷內陡峭,風景優美



這是這個坡道的全景,峽谷未能入景

夕陽照在另一山坡上,把這邊的山影印在對山上

由此可以瞭望整個峽谷,這是遊客必然停駐的地方

  • 猛馬湖(Mammoth Lake)
我們由120號往東下山後,改轉395號公路繼續往東南前進,再改道203號公路往西進入猛馬湖,這是我們今晚預定住宿的地方。猛馬(Mammoth)的意思原為長毛象,但其實與長毛象一點關係也沒有。其附近有一座猛馬山,是個活火山,仍然不停地在活動,也會噴出有毒的氣體來,把附近的樹木毒死。比較奇怪的是。這個城市以湖為名,其實它週圍也有幾個湖,但沒有一個湖的名稱叫猛馬湖。

我們抵達所訂的奧地利旅舍(Austria Hof)已近八點,GPS開始時找不到地方。顯然這個地點我們從沒聽過,即使我們這台老舊的GPS也聞所未聞,只好到加油站問路。還好這個鎮很小,很容易找到旅館的所在。只是旅館已經關上大門,掛上客滿的告示,準備熄燈休息了。

這個鎮屬於摩諾區(Mono County)區,人口約八千餘人,但海拔2,400公尺,已經是一座高山城。當我要把行李搬上樓時,才立即發覺有點高山症,走起路來有點力不從心的樣子。

摩諾湖很大,是一個高山湖

群山疊巒,一排排地迎接我們的到來

這是我們住宿的奧地利旅舍(Austria Hof)




瀑布乾渴的優勝美地

面積僅比台灣略小,具有三萬餘平方公里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是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的一環,但是卻是其中最大而且最完整的區塊,都是2000公尺以上的高原。然而每年四百萬遊客參觀的則是僅其中的18平方公里的部份--優勝美地峽谷(Yosemite Valley)。在這個峽谷裡,有高山、花崗崖、瀑布、草原、河流,還有巨大的紅杉園及豐富的生態系。此外,還有一侳最重要的地標--半月錐山(Half Done)。

我們沿著大橡平路(Big Oak Flat Rd.)進入,這是北方進入公園的唯一大門。在轉彎處有一處瞭望平台,正好可以看到整個優勝美地峽谷的全貌,而在峽谷的一端隱約可以看到這個半月錐山的精神地標。有了它,整座山形成一特殊的景觀。瞭望台的旁邊豎立一解說牌,上面將此山的前後左右共七個角度的相片都收集在此,讓人有空作一比較,體會一下這個花崗岩山塑成的美妙外觀。這裡甚至還特別為半月錐山立一座銅像,還鑴上銘文紀念,除了述說半月錐山動人之處外,也談到其形成的歷史,大約都是數百萬年前冰河時期的傑作。許多文人、藝術家、都會集於此,歌頌這樣的大自然奇景,不知會不會有什麼愛情故事可以從此發展。不過早就有美國一家戶外運動器材公司North Face,是以半月錐山為其商標。削去的半面正好是面對北方,所以稱為North Face。


半月錐山(Half Done)鑄成銅像,實際上不是切成一半

半月錐山有七個面像,各個角度具不同韻味

從這個角度就可看到中間的半月錐山

有人說半月錐山的一半那裡去了?其實它百分之百還在,只是它不是錐形,而一整塊的花崗岩,像一塊白色的玉一樣,硬是鉗在一座山裡。其形狀面北的是垂直的峭壁,從一個角看就像缺了一半的圓錐山一樣。所以山的本身並不是成錐形,而是兩面都是很陡陗的斷面。2009年其北面還因大石滑動撞毁其底部的一部份,其力道之大還造成2.5級的地震。

半月錐山遠看很像海豚的頭部
實際上這是一塊很大的花崗石,很難攀爬

這是附近的華盛頓柱

四週都是2000公尺的高山

有些花崗岩成片狀剥落

寬螢幕的優勝美地
 現在每人到這邊遊玩,只要有時間,就會試著去爬半月錐山。由於這座山都是花崗岩,光滑無比,寸草不生,攀爬難度很高。當年曾一度被認為完全不可攀爬的山。不過,1875年就被一位安德生把這項神話打破了。現在因為設有鐵鍊,可以攀爬而上,已經容易許多。所以每逢例假日,要爬上這座山的人,有如過江之鯽。每日最高達1,000人次,一年約達五萬人。公園管理處考慮遊客安全,開始制發許可證,無證者不能登上山,用許可證將每日的人數控制在400人左右。申請許可證常需一星期至四個月前辦理,手續費每人1.5元。不能當場申請,所以臨時前往者還只能望山興嘆。

進入優榺美地,除東大門外,還有北大門,西大門及南大門。後三者實際上是依不同的高度滙集進入峽谷,所以峽谷內的路線也有點複雜,大體上沿著墨西河(Merced River)兩岸分為北側道與南側道。南側道為單行道,只能進入。北側道則為雙線道,是交通較為繁忙的路段,可以進出。因為優榺美地瀑布就在這一邊,所以急著看瀑布的人,必須先走北側道。只可惜今天來只能看到乾瀑布,憑想像瀑布落下時的壯濶模樣。依我的想像,優勝美地瀑布的規模不會比海天公路上的仙南瀑布規模大,高度也不相上下。

這是南側的山壁景色,是Taft Point嗎?

峽谷裡有高聳的大樹

在陽光的側照下,顯示山的輪廓

墨西河(Merced River)的的河水清澈,已經有人跳入游泳了。

莤長石

由於四週都是高山,要看整個峽谷,就站在兩旁高山的制高點,才能看盡這裡的神仙美境,或體驗山與山間的對話,以及與瀑布之間所共構的氣氛。有些制高點可以開車抵達,尤其南天門而來的車輛可以取道冰河點路(Glacier Point Rd.),前往瓦士波點(Washburn Point)或冰河點,以更近地觀看半月錐山的英姿,以及黃昏時的峽谷被夕陽所染紅的景色。峽谷內有許多露營區,但我們到時都已客滿,顯然這是一個相當熱門的旅遊點。尤其夏天這裡以可釣魚、划船、登山、騎車、騎馬等等,幾乎各種運動均可在這裡舉行,是年輕人玩數天的好地方。無論年齡,能夠在此露營,應可以享受大自然更多的樂趣。

Sentinel瀑布的水已經小得不能再少了

優勝美地瀑布已經沒有水了

前往優勝美地國家公園

今天準備離開那帕,往下一站是優勝美地(Yosemite)國家公園。定人曾經去過這個地方,雖然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但仍留存有美好的回憶。我對優勝美地只是心嚮往之,或者存乎幻想。每次看到一些攝影家拍到那條清秀無比的瀑布與日光相輝映的情況,造成所謂的火瀑布奇景,實令人驚艷,真是渾然天成。不過我心裡總是狐疑,是有人將其中譯名過份美化,才會有這樣加乘的效果吧!

  • 何處是今晚的住處?
離開那帕時已近中午。沿122號公路往東走。由此開往優勝美地(Yousemite)國家公園大約三個小時的車程,但還要轉好幾趟路,最後轉入120號公路走好長的時間才能抵達優勝美地。比較大問題的是今晚還要另找一個地方過夜。我們由地圖尋找,在往國家公園路方向上,有東、西、南、北門,我們預計由北方門進入,附近的城市僅有Groveland一處,旅館不多,且價格貴。最後定人靈機一動,何不往東門的方向尋找,看完了優勝美地後可由東門順道往北到泰和湖。因此我們利用Booking.com找尋猛馬湖(Mammoth Lake)附近的一家旅館,稱為奧地利旅舍(Austria Hoff)。有阿爾卑斯山區的風格,附早餐,但也是此一行程中最貴的旅館,108元一夜!

往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路上,風景很單調,這裡一年有300天的晴天

有些地區仍有茂密的森林,但不適農作

遠處的山脈就是國家公園所在,這條路上以前還是淘金的路線哩!

友人Gako曾建議我們使用Priceline.com,他認為採用討價還價的方式有時可以找到很低的價格,不過,這種談判的過程必須有耐心。在這次旅程中,我們並沒有全程規劃,因此必須前一夜決定今日的住所,為此我們的後車廂還準備露營的帳蓬,以防萬一。加上旅館的WIFI好壞不一,沒有進行討價還價的空間。我曾試著進去Priceline.com一次,找到一家,試著出價50元。系統就一直出現出價可能太低的警示,表示我們不懂行情,那也就算了。

因此,一路上都使用Booking.com,此網站實際上也屬於Priceline.com。但其詢價是採用表列式,依所列最高的價格與條件(例如:不抽煙、需有WIFI等)會出現對應的旅館之房間數與價格,附上相關的房間資訊及住客的評分,所以一目了然。只要你中意就可下訂,輸入信用卡號碼即可。後才我發現:只要先註冊一個帳號,儲存一組信用卡號碼,可免去每次輸入信用卡帳號的麻煩。付帳時也很有彈性,可改用不同的信用卡支付,過程簡單直接。系統也有容許取消或反悔的功能,不過我們都沒有用過。

  • 往國家公園的路迢遙
出發時已經是上午十時半,實際上要先到國家公園玩過後,再往東行至猛馬湖(Mammoth Lake),整個行程變得非常緊湊。 一路上並沒有多少耽擱,經過幾個小鎮,到要加油時,只覺得油價愈來愈貴,每加侖都在四美元以上。

加州的水菓似乎也不便宜,雖然許多州的水果都自加州來,而且在州界還設關卡防止從外州帶入水果,但市場裡的水果並不便宜。我們在120號公路旁一家水菓攤停下來,買了許多水菓,價格算是便宜許多。不過我們在路上後來發現,算帳的小姐算術差,多算了我們好幾塊錢,由於來不及對帳,只能徒呼負負,所以買的水果也討不到便宜。

好不容易見到一個湖,神父溪的水注入這個湖

山上也有水力發電的大水管

好不容易見到一座村莊,這裡有些地方與當年淘金有關

幾乎沒做住何停留,一路往東奔馳。接近神父溪時120公號轉為神父路(New Priest Grande Rd.),由此開始爬山。這一段路很長,等於在山間以之字形上山,並在山間環繞。越過山嶺之後,才開始接近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範圍。這一段路又窄、又崎嶇,一旁是山壁,另一旁是山崖,大部份的路段沒有圍欄,開起車來有點心驚膽戰。通過隘口後,就開始走下坡了,而且森林也比較茂盛,心理也踏實許多。



開車在蜿蜒的大橡平路(Big Oak Flat Rd.)上,盤山而上,有點驚險刺激

遠處看,這些路都是硬挖出來的

一山接過一山,像極了橫貫公路
  抵達國家公園入口時,已經下午二點。遊客中心的年輕人告訴我們,現在山上的溪水都已乾枯,看不到瀑布的壯觀場面了。我們心中不免失望,但也無可奈何。不 過仍然可以欣賞這裡的石頭山景觀及廣大的草原。由120號公路轉入到優勝美地山谷之前尚要行走半個小時的大橡平路(Big Oak Flat Rd.)。這條迎賓大道並沒沒吸引人的風景,有些樹已枯焦,好像被火燒過了的樣子。到了可以瞭望半月錐山時,景色方才一變,山勢變得特別美麗。這才知道世 界級的風景的確在眼前了。

進國家公園前,山與草原並不引人

山景常在枯木之間

偶而可以走到碎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