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草堂雜記 For Life, Work & Pleasure: 龍山寺的香火鼎盛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龍山寺的香火鼎盛

到耕莘文教院伴定人望完彌撒後,本想到羅斯福路對街的摩斯漢堡店吃早餐,沒想到竟然滿座。今天天氣又好,因而決議搭乘1號公車直接殺到萬華去找小吃,順道也可以看看萬華新的風貌,並參觀剝皮寮。

龍山寺十二號公園前的銅獅
十二號公園的迴廊

萬華(艋舺)是台北市的古老地區,過去這裡龍蛇雜處。去年的"艋舺"電影賣座,更讓人對萬華產生另一種困感的情愫。記憶裡龍山寺前都是小吃攤,巷道狹窄,交通混亂。當時由福斯福路要往萬華都要乘坐一號公車,早期的公車仍然公車處專營,其後改由欣欣公司接手,但車號維持不變。只是車內的設備更現代化了,低低的底盤,還加上輪椅上車的機制;車前兩側還可放置大行李箱。以前每輛公車除司機外,常搭配剪票的小姐,剪票及報站。有些小姐脾氣大,常會與乘客發生爭執。後來公車小姐一夕間不見了,成為最早消失的行業。現在車上都配有到店錄音廣播,清脆的聲音,而且國英語兼具,讓乘客的英文能力也提升不少。

老年人三五成群下棋消遣
旁邊的三水街成為人群聚集的地方

大學時代到萬華,比較記得的是市場裡的蚵仔煎,香甜可口。現在年紀大了,蚵仔少吃,此項憧憬也逐漸淡忘,連帶萬華的光影也消失在記憶之中。今天抵達萬華,光景完全不同,街道寬濶,大樓高起,反而有空曠明亮的感覺,萬華捷運站變成出入大站,旅客川流不息。面對著和平西路,路旁聳立的兩座在銅雕,配合地上的圓形圖騰,豎立在公園正門口,象徵著另外一番新氣象。龍山寺前的十二號公園經過整修後,已成為住民活動的重要場所,地下為公有停車場。地上的公園雖少花木,但四週建有遮雨迴廊,兩旁有石板凳,可供民眾休閒,或坐或臥,或聚集下棋,或簽六合彩,還有農特產品的銷售,街頭藝人的表演,等於一個多用途的戶外活動場所。
廟前有一座大噴水池,定時噴水,有各種變化,有時可同時高達數丈。聽說龍山寺原居美人穴,所以前面必須有水池供美人照鏡。現在改成噴水池,也有近水之意。龍山寺內庭左側現有人工瀑布,懸高數丈,水勢磅礴,是一個很好的設計;右側也有水池,有鯉魚噴水,美人照鏡,將更為方便矣。

龍山寺的正門也是熱閙非凡
廟的前殿遊客較多
正殿前則是人群聚集,都是有所求而來

龍山寺現屬國家一級古蹟,很有特色。這裡的香客絡繹不絕,每天;都有遊客會聚於此,熱閙異常。這裡供奉觀世音以及文殊、普賢與十八羅漢諸神,都是來自漳州及泉州。我們進入參觀時,只見人頭攢動,香火袅繞。正殿、側殿廊下都擠滿了人,大庭裡加放的貢桌上都擺滿了貢品,每件貢品都代表著來此祈福的心願。大部份的人都是點了蠟燭,燒了一柱香,對著神明祭拜;有些人甚至帶了經書,坐在廊下默默地誦經,寺裡人聲鼎沸好像完全與她們無關;虔誠的態度,令人感動。

正殿之前,人潮汹湧
光明淨域,這還是于右任的墨寶
女居士正在讀經,還好字大容易看


龍山寺幻燈片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