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草堂雜記 For Life, Work & Pleasure: 剝皮尞的故事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剝皮尞的故事

自從"艋舺"這片電影上映轟動後,除了那幾位年輕的主角在影壇或廣告界都開始發跡外,現在連拍片的現場也成了觀光熱點。以往到萬華來,比較有名的是龍山寺、華西街,現在又增加一處可看的地方,那就是剝皮寮。剝皮尞原是舊艋胛的一條街道,歷經二百年。日治時代新路廣州街切過中間,並將北區劃為龍山國小的用地,地形破碎,因而一直無法改建。經市政府徵收後,原來計畫歸入國小地區打掉重建,後經地方協調,由政府出資將其整修為文化古蹟街區,將舊有的人文街道保留下來。後來"艋舺"這片電影就以剝皮寮為拍攝地點,使這個街區聲名大噪。

剝皮竂的正門口
古樸的亭仔腳,令人引燃思古幽情

剝皮寮與龍山寺同位於廣州街,隔著康定路的角落與昆明街形成特有街區,其中保留的康定路 173巷,斜斜插入廣州街,成為剝皮竂的主要街道。面臨廣州街的店面大都經過改建,建築比較新式,屬二層樓房型式,而且保留日式的騎樓,這是台灣典型的牌樓厝與亭仔腳。這種舊有紅磚道加上拱形紅磚柱樑,步行其中,令人有回到歷史的感覺。有些店面有些仍然保留當初的店號,例如:友晟服裝行、永豐銀行,甚至醫生館。內街則有永興亭、茶室、旅社、太陽製本所等等,目前仍在整理中,有些空間仍未開放。在康定路口,街角上掛有剝皮竂三個字小燈籠,陳舊的樣式,隨風搖晃,象徵著過去曾有的風華。

艋舺這片電影,順便打紅了剝皮竂的名氣
艋舺電影中的Geta房內布置

在173巷與廣州街交口處,有當時艋舺影片拍片時所布置的Geta房子,也就是從前的太陽製本所,是出版線裝書的地方。目前這些拍片現場仍然保留,參觀的遊客特多。雖然最近已決定拆除,但就吸引觀光客的角度看,是否有必要即拆,仍然值得討論。現在裡面陳設仍維持與拍片時的客廳相同,有酒巴櫃台、小客廳及玩九牌舊桌子。看起來沒什麼,但卻吸引許多遊客,每個人來此都想來看個究竟,真是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古樸的地磚,述說另一段歷史故事
牆壁上的塗鴨,讓古街產生了新意

剝皮竂現已成為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展覽內容相當充實。除了介紹這個街區的歷史外,還有影音帶,說明整個文化走廊改建的來龍去脈。由於是就現有的房舍整修,所以整排的房舍都依原樣保留,有些地段仍然破舊不堪,有待台北文化局花心思去填補空缺。比較有深刻印象的是,這裡可看到我們讀小學時的一些課桌椅以及當時使用的課本與教案,上學第一課就是"去去去,去上學;來來來,來讀書"的字句,讓我們的腦海記憶裡重新回味。其他展示諸如從前的積木、古老的收音機、跑得快的三輪車,都會令人駐足沈思一番。循著歷史的軌跡,過去的文化脈絡,多少還可以看到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台北市文化局舉辦不同的活動,
這是學生製作的族譜
古厝也雿入不少新意,
但能與古蹟融合

比較有趣的是這裡有一棟房子是從前章太炎大師住過的地方。聽說他當時遭清廷通緝,所以逃到艋舺這一帶來避禍數年。目前看來,只留下當時幾間小小的空間,以及不太相干的桌椅。有關章太炎的相關資料不多,但願有人深入考據。現在這個空間只擺上幾張凳子,成為今年台北市祭孔典禮影音帶的放映場所,讓遊客歇歇腿,也是好主意。

昆明街的一角是為呂阿昌的醫生館

在東側的角落有一棟展示間,原為當地一位名醫呂阿昌的住家,現在變成台灣醫療史的展覽室,比較有趣的是馬階以及馬雅各醫生當初來台傳教,一北一南的行醫事蹟也在此作有趣的介紹,讓人更瞭解當年傳教士對台灣醫療技術的貢獻。樓上則為中藥鋪,還順便介紹附近的青草巷。早期青草的醫療很發達,有時常與神明的指示結合在一起,到龍山寺裡求簽,依神明的指示到隔壁的青草巷來抓藥。

我們本來想到青草巷看看究竟,說巧不巧,今天青草巷休市。定人在路邊攤買一杯苦茶來解解渴。賣茶的老闆說,這個茶不但退火,而且養肝,功效大。我半信將疑,估且信之。不過相當難喝,倒是真的。

下面以幻燈片介紹剝皮竂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