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草堂雜記 For Life, Work & Pleasure: 惠斯勒大雪之行

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惠斯勒大雪之行

一早,樓下的幾位KLM(Kathy、Loretta、Maggie)就已經醒來,開始吱吱喳喳不停,她們自稱是黃鶯出谷。我戯稱為老鶯,她們不以為忤,不過認為說成老鶯還是不雅,易被聯想成街上的流鶯,只好自認是老鷹山口組。但可別小看這一群老鷹山口組,她們都是獨當一面的老媽子多年,而且都是男生的媽。若把小Maggie加進來,四個媽媽總共生了九個男孩,沒有一個女孩。人口統計數字在她們的基因裡好像不太管用。所以與其說是老鷹山口組倒不如稱產男四人組貼切。

早餐是很豐盛的,有水果,有餅干,有蔬菜;大家不但睡得飽,而且吃很好,吃完還練了一趟八段錦。不久小Maggie一家也整裝過來,兩個小兒子也穿載整齊,從頭到腳,所有防寒裝備一應俱全。我們退掉房子後,就準備出發,坐吊艙(Gondola)去了。

吊艙就是纜車的車箱,有一個密閉的小空間,所以即使外面刮風下雪,坐在裡面的人完全不會受影響。這種吊艙主要提觀光客使用,也有滑雪者使用。不過停的站數少。另有的露天吊椅,有兩人或三人座,等於是飛天椅,沒有任何遮蔽,專供滑雪人使用,我不知道他們是否可以在中途跳下去滑雪。這裡的吊艙有三道,一道通往惠斯勒山,一道通往黑梳山(Blackcomb),另一道為峰對峰(Peak2Peak)間的直達線,由惠斯勒山頂直通黑梳山頂,距離4.4公里,中間只有四個基座,聽說是世界最長的座距,去年才完工此季才啟用,準備迎接明年的冬奧。

坐往山頂的遊覽票每人要價39.99加元,稅後等於42加元,不很便宜。記得兩年前來坐時才25加元左右,現在漲價很多。不過65歲的老年人來可以省7加元。原來現在的票價是加上新的峰對峰那一段新纜車,票價因此提高。不過門票並不註明票價,只是一大堆責任聲明。也就是說任何傷害、死亡或事故,一概不負責。也許等到看完全部聲明的時候,你也不想去了。還好字很小,沒人有耐心看得仔細。買了票,我們決定坐往惠斯勒山這一段,後來發現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只有這一條才能連上峰對峰的那一段纜車。








纜車的時間只開到下午四點,所有遊客及滑雪客到時都必須下山。真正的滑雪客都是一大清早就上山滑雪了。今天天氣真的很不好,山下陰雨不斷,山上則一直下雪,後來只見大雪紛飛。坐在吊纜內,更覺風雪飄搖。這一路坐到Roundhouse Lodge,約要卅分鐘,中間還停留一站。有些滑雪手由山頂滑到這裡,又從這一站登上山頂。我們抵達山頂時,大雪仍然難歇,四週白茫茫一片,不見天日。許多人都躲到旅客中心來,人潮汹湧。



大雪讓外面的景色糢糊,不知置身何處


我們找一個長橙坐下來休息。小Maggie看起來臉色蒼白。她說昨晚為了兩個小孩一夜沒睡,身體很不舒服。看起來她有點類似高山病的症狀,坐著不能動彈。小孩被他爸爸抱著,似乎才剛睡醒,坐著一動不動。我們帶著哥哥Joshua到外面走走。但風雪實在太大,Kathy的傘都變成了破傘,在這種下雪天,拿著雨傘也是很奇怪,她的傘被吹很像插在路旁的加拿大國旗上的楓葉,七零八落。我們急著往內跑,躲開這場風雪。

Joshua看來玩得不痛快,嚷著要回家。加上他的媽媽身體不適,他們決定先行下山回去。這次壯志未成,只好等待下次天候較佳時再來一遊了。


 
惠斯勒山頂大雪紛飛,傘都撐不住


我們尋找Peak2Peak纜車站,它位於Roundhouse Lodge的另一側。這裡的吊纜寬大又平穩,每輛可乘坐20餘人。去年才啟用,所以設備新穎。這條路線總長4,363米,每小時載客量可達2,050人。不過今天的遊客不多,空車往返的吊纜數量多。由惠斯勒山頂至黑梳山約需十一分鐘,平均速度7.5m/s。我們坐定後,總感覺今天好像比較慢些,大概是外面風雪大的緣故。由於兩側均是峰頂,纜車必須先下山後,越過山谷再上山,垂直高度36米,路徑看起來十分險峻。我們選一輛底板為玻璃透明窗的車箱,透明這個地窗可以看到底下的樹林及滑雪者。四週的窗也可觀看風景,而且可以看到遠處的山陵。只可惜今天的大雪,不但窗外玻璃上累積不少雪,遮去視線,室內也因人的水氣凝結成霧,必須不斷擦試。而所有美麗的風景都被擋在車箱之外,也被大雪完全遮蓋,實在可惜。

雖然這樣不利的天氣,偶而仍然可以看到下面穿滿白雪的樹林,一簇一簇地經過。河流均已埋沒在雪堆之中,變成滑雪道。在雪道上,常可看到三五成群的滑雪者由山坡上滑下,在雪地上刻劃出一道道曲線,同時也激起一團團的雪花與白霧。看他們那種任意奔馳的矯捷身影,實在令人讚嘆與羨慕不已。這群KLM媽媽們,想到他們的孩子有些已經就是處於嚮往滑雪快感的階段,不覺娓娓道來,他們伴讀的心路歷程。看著下面那麼多人馳騁於大自然的白色天地之間,心裡雖有感嘆,但似乎也存在一種莫名的安慰與驕傲,與有榮焉。



在黑梳山的纜車出口處,只能拍到此牌樓

抵達黑梳山的山頂,同樣大雪紛飛,連立足照個相也不可得。兩個山頭真的分不出彼此,同樣的大雪,同樣的風勢。這裡的遊客中心稱為Rendezvous Lodge,與Roundhouse Lodge遙遙相望,只是這一望也茫然。不過惠斯勒山用英文,這裡用法文,至少代表了加拿大致力於種族和平共存上的努力。希望將來在這中間那個位置,也來個中文名稱似的龍門客棧,那該多有意思。

我們迫不及待地跑進遊客中心,其實裡面也已塞滿了不少遊客,人聲鼎沸。KLM中有人建議就在此搭伙,至少這裡設備比較新,也比較乾淨。所以我們各叫自己喜歡的食物,付了錢,卻發現座無虛席。最後只找到一個在走道旁的小圓桌,但只能站著吃。大家一面吃一面吱吱喳喳地談著,倒是一個相當良好的心靈交會。

回去時不能直接從黑梳山下山,必須乘坐Peak2peak纜車沿舊路先回惠斯勒山頂,然後再坐回惠斯勒村的纜車下山。實際上我們買的遊客票中,包含的這一程峰對峰是可以無限次搭乘的,只要好的天氣,在這裡來來去去,也是另一番趣味。

最後,要問此行如何,只能嘆一口氣說:生不逢時呀,千算萬算,怎會碰到這麼壞天氣。不過能夠回味一下那種大雪紛紛下的那種景色,也是不錯的安排吧。只是回到列治文後,打開惠斯勒的Webcam網站,只見惠斯勒的天氣轉晴,萬里無雲。人生際遇之不同,有如此差之千萬里的事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