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草堂雜記 For Life, Work & Pleasure: 參觀Mission西敏修道院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參觀Mission西敏修道院

訪問一間大教堂聽起來並沒啥稀奇,但抵達西敏修道院後人人都精神一震,在這樣的一大片坡地上,竟然會有這樣安靜美麗的地方。到處綠草如茵,丘嶺起伏,像極了典型的歐洲古堡莊園,令人有無限的回味。現在正值深秋,楓葉都已變色,掉落滿徑,掛在樹上的葉子有一部份已呈亮麗的黃色。在陽光下,相當耀眼。配上綠油油的山坡地,令人感到真是清淨安詳,洗滌心露的好地方。


西敏修道院的衞星空照圖(Google Maps)

這個教堂雖不高,但有一座鐘塔卻直聳雲端。由山下經過,遠遠就可看到它的位置。教堂內部寬敞,專供在此靈修人員每天舉行彌撒之用。此教堂不算高,但設計新穎。四週採用鑲鉗玻璃,以隔條分出不同的圖案,四面各有不同顏色,白天不必使用燈光照明。


大教堂座落在山坡上,寧靜安詳,鐘樓也成為當地的地標

西敏槷大教堂內部的鑲鉗玻璃窗,屬新潮設計
教堂位於山坡上,旁邊還有一較高的小山丘。由山丘上可以看到整個教堂被埋在綠茵草皮之中。外觀看來,穩重肅穆。這裡雖是露修重地,但仍供遊客隨意參觀。我們看到一對新婚夫婦,戴著頭紗,特別到此照相紀念。身穿著白色的禮服,隨意照相,看來特別搶眼。

面對著教堂,有一大片森林,林中也有步道,是修士默想靈修的好地方。這個步道往小山丘後延伸,可以看到教堂沒在山丘的一邊,只見鐘樓的倩影。在此靈修的人,走在這樣寧靜的小道上,等於思索耶穌當時受難過程的苦路。通常天主堂都會有苦路設計,將耶穌受難升天的過程化成十三幅苦像。不過這條苦路並沒有任何直覺的圖像,完全由經此小徑默想的人員自行想像。

比較有趣的是這條小徑真通到一塊斷崖。由此據高臨下,整個費沙河平原就在眼底。而費沙河就這樣靜靜地流過。這裡備有一張長條椅,可以讓人;在此綜觀看世界,洗滌心靈。

由此坡也看費沙河流過,是一種心露上的享受
對小朋友而言,來此最快樂的莫過於教堂前這片大草地了。坐在草地上,可以儘情奔跑,共享野外郊遊的樂趣。

小孩子們成為畫面中的主角

-------------------------------------------------------------------------


Mission 及西敏修院大教堂(10/16,17旅遊參考資料)(曹定人提供)

  • 1. Mission成市於1868年。當時取名為Mission 因為附近設有傳教區。Mission之意為任務、教會。在宗教事務上特別指到遙遠的地方,生活文化陌生的所在去傳教、服務的團隊。
  • 2. Westminster Abbey (西敏修院大教堂) 建成於1954年,是天主教本篤會男修會的修院及神學院的所在地。教堂之建築師為挪威籍的Asbjorn Gathe。目前有修道士約30人。他們的生活就是”祈禱與工作”。除了私人祈禱及勞動工作之外,原則上,每天要五次定時做日課(Liturgy of the Hours),即晨禱、日間祈禱、晚禱、日課、夜禱。這些日課常在大堂中公開進行。
  • 3. 本篤會
本篤會是天主教的一個隱修會,又譯為本尼狄克派,是在529年由義大利人聖本篤在義大利中部卡西諾山所創,遵循中世紀初流行於義大利和高盧的隱修活動。其規章成為西歐和北歐隱修的主要規章。本篤會隱修院的象徵是十字架及耕地的犁。

聖本篤所訂的會規共七十三章。非常生活化,照顧到祈禱、求知、勞動各方面,並提倡適度的靈修。會規規定會士不可婚娶,不可有私財,一切服從長上,稱此為「發三願」。 本篤會會士每日必須按時進經堂誦經,詠唱「大日課」,平時從事各種勞動。會規要求祈禱不忘工作,視遊手好閒為罪惡。聖本篤曾說:「要提防怠惰,視之為靈魂的最大仇敵。」「以雙手作工、從事農耕,乃最有用的人。」其修道生活較中庸,本篤修道院在黑暗時代期間向傳遞文化有很好的果效。後來該會規成為天主教修會制度的範本。本篤會傳統重視教會音樂,今法國、比利時和義大利等國的本篤會修院仍保持這一傳統。

1925年,美國本篤會的神父及修士來到中國北京,創建了輔仁大學。不久移交給聖言會負責,還在河南開封傳教。1930年代退出中國。

  • 4. 聖本篤
聖本篤(Saint Benedict of Nursia,480年-547年),又譯聖本尼狄克,義大利天主教教士、聖徒,本篤會的創建者。他被譽為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創立者,於1220年被追封為聖徒。

本篤出生於義大利貴族家庭。青年時,赴羅馬讀書。因社會風氣不好,於是離開,到蘇皮亞(Subiaco)的山窟里過徹底的隱修生活。後被一位神父發現,之後不斷有人前來請教靈修事務。當時維可瓦羅的一個隱修院,院長去世後,無人替補,眾修士遂請本篤去主理院務,但因其嚴厲的院規而遭修士不容。修士們起意謀害他。他們指派修士手持毒酒請他祝福,當聖本篤抬手在杯上劃十字聖號時,酒杯竟立即破裂粉碎。此次事件後,他離開了這個修院,回到蘇皮亞的洞窟。由於許多矢志隱修的志士前來求教,他欣然地收留他們,把他們分組成小型的靈修團體。其後聖本篤依此形式在蘇皮亞陸續建立了十二座隱修院。
現在在卡西諾山(Monte Cassino)上的本篤修道院

529年,本篤在卡西諾山(Monte Cassino)感化當時信奉異教的民眾,搗毀其神廟,並在神廟遺址上創建本篤修道院(該修院在二戰期內被炸毀) (戰後已重建)。

聖本篤於卡西諾山的會院中完成會規的撰寫,會規十分嚴厲,重視體力勞動,但反對過分的形式上的苦修。這部本篤會規奠定了西方隱修生活的模式,他因此被尊為「西方隱修之祖」。
  • 5. 修道制度
修道制度是起因於反對教會逐漸世俗化,在3、4世紀時興起。而更早的潛伏因素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統一教會及羅馬帝國前,因基督教的寬柔政策,所以教會水準偏低、基督徒素質不齊。當時一些人走出來,注重屬靈生活,退居大漠。「隱士」的希臘文意思是「沙漠」,而「修士」的希臘文意思是「獨自」(希臘語:μοναχός,monachos),此二詞成為敬虔的象徵。他們持守貧窮、貞潔(獨身)、順服長上的誓言,每天祈禱、工作,有些也向外傳揚福音。

「獨修」是最初修道的形式,獨修者會到曠野修道,他們就被稱為「隱士」。聖安東尼被視為第一位修士。因為他這樣的行為,吸引了許多的人仿效。突然,這樣的修道方式如浪潮湧起。這當中有一位隱士,西門·斯泰萊特(Simeon Stylites)在修道當中,有太多民眾因為景仰而前去拜訪、觀望,使他倍感困擾。最後,他移到一根柱樑之上繼續修道,這樣過了三十年。其間透過他的門徒以吊籃遞食物給他吃。後來,修道的形式從獨修轉而發展成為團修的形式。這是由修士帕科繆(Pachomius)所開始的。他建立了有管理、有規律的團體生活方式,修士們一同起居、勞動和崇拜。讓修道者不再是各過各的、各做各的。這樣的改革大大幫助修士生活中可能會變成懶散、怪異的危險。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