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草堂雜記 For Life, Work & Pleasure: 2008/02 - 2008/03

2008年2月26日 星期二

微軟的新創舉

微軟最近有不少新創舉,每招都有她的功力,Google是要小心應付了,老虎已經開始發威。今天微軟宣佈她的SkyDrive,這是網路的虛擬磁碟,可以達到五個G,是一個相當大的空間,可以讓你存放各種文件、影音及相片,目前期待相同功能的Google Gdrive尚未現身,微軟則已先發制人。現在,只要到windows.live.com去註冊一個帳號,或你已擁有hotmail.com的帳號,就自有5G的信箱及5G網路磁碟,總共十個G的容量。哇,這麼無限寬廣的世界,竟然變得如此美好。

微軟這次好像是玩真的了。Google Docs出來之後,她也緊跟著打出Windows live space。其功能似乎完全緊追著Google Docs,亦步亦趨;但其所用的Doc、Excell、Powerpoint等三套Office軟體似乎也是使用網路版,功能應更接近於其販售版本,這倒是強力的剎手鑭。惟若果如此,則微軟本身的Office 2007又將如何自處?不得而知。目前僅看到它的宣傳影片,且僅能在美國地區試用,其他地區仍有得等。

比較有趣的是微軟拿出與Goole Apps對打是Windows live for small business。同樣是免費使用,若沒有自己的Domain亦可代申請,每年美金15元,但第一年免費。Google申請時則每年為美金10元。所以若你想使用三年,則兩者打平,若想租用更久,則Google似乎較划算。不過未來是否會漲價,都是未定之天。整體而言,微軟在這方便似乎提供有較好的服務,它網頁樣版,看起來比較精緻。且加圖好像頂麻煩的,也許我門道尚不熟,仍需要多多學習。此外,微軟提供的網頁操作比較人性化,因為即使自己沒有domain,你可以使用它預設的domain進行編輯。等到認為可以了再申請domain不遲,或者直接使用其預設的domain亦可,例如我的 The Suren's Home 看起來雖複雜一些,仍然可以連結使用,這點比Google一定要有domain才能進入她的殿堂強多了。

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

年紀大更應學英文

最近定人看了一本有關腦力的書,書名為"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作者為諾曼德意其(Norman Doidge)。定人一口氣將整本書看完,似乎有點愛不釋手,意猶未盡。此書的作者是精神病理學者與心理分析學家,所以其論證都以實驗的結果作為討論的基礎,因此相當有其科學性。此書中曾談及人腦的結構是屬塑性組織,因此即使年紀大也同樣具有接受訓練及被改造的能力。

有些人退休後,腦筋的使用驟然停頓,其思考的靈活度乃逐漸萎縮,記性不好,只能在舊記憶區裡搜尋。因此人老時,反而容易將舊事重新,因為不再訓練新的記憶細胞,反而更覺蒼老。記憶力變差,許多人常歸罪於年紀大所然,其實是有大部份原因是因為腦力沒再繼續接受新挑戰、新刺激,裝進新記憶。因此,退休後除應維持運動的習慣外,必須讓腦力與手腳有很好的互動,身體才能維持正常健康;打麻將、玩橋牌等均可以強迫腦力繼續思考,而且這些活動均需要夥伴,也有社交的功能,但若天天不動,反而傷神。

何不來學語言?這也是訓練腦力接受新刺激的方法。例如學英文,或重新溫習、學習從前破舊的英文,這也是另一種興趣,而且可學無止境。學習語言的過程不必噪進,只須按步就班,讓自己的腦力經驗創新的活力。該書的作者曾提到,年紀大的人,若能繼續接受創新的剌激,腦細胞仍然會不斷增生,思緒會變為敏捷。學語言不但要看、要背,而且要大聲朗讀,讓五官與四肢均能有所配合。久而久之,更可避免腦力痴呆,或發生巴金森症。

現在學英文的機會與環境比以前好多了,只要利用網路就可上手,也不必刻意拜師學藝。請大家多看看BBC網站,其中有不少屬於學語言的課程,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阿拉伯語等,其內容每週更新,而且還有發音及註解。英語學習網站為:http://www.bbc.co.uk/china/要學其他語言則可參考下面的網站: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languages/。若認為英國音不好聽,也可以上紐約時報網頁:http://www.nytimes.com/,利用每日之新聞節目及影音,學習正宗的美語,其效果更大,而且更有世界觀。

利用網頁學英語時,碰到生字怎麼辦?直接查字典當然也是好方法。不過利用Google提供的線上立即翻譯器,則更能節省時間。只要將滑鼠指向生字,即可顯現其對應的中文翻譯,非常方便。其設定方法可參考下面網頁:如何在網頁中加上文字翻譯器

2008年2月19日 星期二

我為什麼使用Gmail 信箱?

數年前Google開放Gmail時,其帳號之申請是採用推介的方式,造成一陣轟動。很多人因為這種特有的做法感到好奇,只能苦等他人介紹。Google的想法大概是認為經過介紹的程序,比較有人認真使用,不過依我看這種做法宣傳效果反而較大。因為愈得之不易,愈有人冀望得到。我的帳號是上網登記後排隊良久才拿到,也算費了一番功夫。但是由於當時免費網路帳戶多,加上學校也有固定帳號,對新得的Gmai帳號沒有花太多心思去瞭解,只見它的容量一直變大而感到希奇。

當時的容量為1G,已是大手筆,一般的大姆哥才在128M與540M的階段。後來又一直增加到2G、2.5G、3G 。Google似乎心中有一個碼表,其數字好像人口時鐘一樣一秒一秒地增加,現在已經到達6.4G,真不知道那一天才會停止。後來hotmail.com聽說一口氣提高到5G,一度趕過Gmail的容量。但Google則安步當車,一往直前,我看未來在免費信箱的路上已經沒有人敢與爭鋒。容量這麼大,雖然讓人心裡有富足感,但好像永遠達不到。Google是不是看準這一點,虛胖了自己,反正你看得到卻用不到。不過後來也有人在動這方面的腦筋,設法將這個免費的網路空間拿來當做虛擬磁碟,這些軟體包括Gspace、Gmail Drive、GmailFS等等(有興趣者請看這一個網站Sizlopedia),將來若有人甚至動腦筋將這些免費空間出租賺錢,我想也不會太奇怪了。

所以我說為什麼要使用Gmail信箱?至少它的容量大到能讓你有一種富裕人家的感覺,不要天天為信箱容量不足而煩惱。當初Google推出Gmail的時候,並沒有delete(刪除)這個按鈕。依其邏輯說:「為什麼要煩惱這些?你儘管塞好了!」不過後來拗不過一般人的習慣,總是要將垃圾信清掃一番,不然色情的信件一進來,刪都沒法刪,反而入人於罪。最後還是加上刪除的功能,足見當時Google也多麼因為能提供這麼大空間而自豪。

若僅討論空間大,忽略其實際的功能則有點捨本逐末。其實Gmail之功能強大,可以由其反垃圾信(Anti-spam)及防毒的努力看得出來。雖然垃圾信仍然是無孔不入,但多次回報垃圾信之後,確實減少很多,而且不時會由控制中心傳來,有些中毒的信件被擋掉的消息。就是因為這一點,讓我使用Gmail信箱更有信心。當然,Google本身也提供半免費的掃毒軟體,這倒是後話。

除上述的功能之外,Gmail還有那些貼心的功能呢?這裡舉幾項加以說明:

  • 一、搜尋功能
任何信箱最起碼都會提供搜尋功能,有些只是聊備一格。但Google 搜尋引擎功能之強大,幾乎在任何地方都用上,而且用得很徹底。所以信箱中再多的信,只要找到關鍵語,其他分類幾乎都可不必派上用場。其搜尋方式並不是整個關鍵語而已,而是隨你打一個字,其可能的結果就隨之擺出來,例如你打一個"c"字,任何姓陳的姓名都會事先站出來,供你選擇。所以整個關鍵語尚未打完前已可進行選項,方便迅速。舊信看完後,若許久不用,但仍有保留價值,則可直接使用Archive的功能,信箱中就不會再見到這些信,但仍可利用"All Mail"的欄位下閱覽,並利用搜尋引擎查尋。聽說加掛Google Desktop,即使離網也可以搜尋GMail信箱,這可能最近Google開始研究離線軟體中的一環吧。


  • 二、交談功能
將信箱通訊的功能加上交談(Chat),是一個新的點子。當初提出這個功能時,我並不在意。因為私下認為:送信來的時候,大部份對方不一定在線上,有無交談功能並不重要。但是,經過配合Google Talk功能下,反過來一想,人生的際遇難定,即不一定同在線上,但總是有人故意製造出交會的時間,尤其年輕人之間的交談,更適合使用。除了情人之外,有些商家或廠家也發現這是很好的點子。他們可以將此作為生產中產品的討論平台,並可與其下游廠商或國外承包商進行直接討論,立即釐清細節。事實上,一般行政及研究工作上也常有類似情形。這比天天開會可以節省相當多的時間。當親朋好友來信而你正好在側,立即可以交談的情境不也就更溫馨了嗎?

實際上這種交談功能碰上對方是機器人,倒是更省事。例如翻譯機器人,就以現有的en2zh@bot.talk.google.com這個機器人來說,你只要將它當做聯絡人,列為你的交談對象,則你可先入為主,立即發信請教。此時只要你打入任何長度的英文,它就會翻成中文回覆你(可惜現在能用的是簡體中文!)。這在寫英文信時將會有很大的助益。現在Google發展廿餘隻這種翻譯機器人,可以供你翻成各國語文。未來,利用這種交談的窗口,此類的AI機器人將扮演許多你目前想像不到的角色,而交談的功能將更能被發掘出來。

  • 三、會話的功能(Conversation)
這裡的會話並不是一般所想的會話,而是相同文件的對話組合在一起。這個功能最初發現時,頗感新奇,實際上更顯得Gmail的貼心。例如你為某主題發送一份郵件給一位或多位收件人,這些人只要以回覆的方式送回相關資訊,則這些相關的信件會依送來的順序疊在一起,成為一組會話組,這些信只佔一行的空間。當你點開這個會話時,各郵件按時間順序展開,回信的來龍去脈,清清楚楚。

這個功能最適用於一些會員資料之徵詢,或老師對學生下同一個題目要他們作答等等之應用。當然情人間的談情說愛更會顯得有條不紊。即使後來發生爭執,也有證據可循。有些問題的討教,在來來去去的函件間,自動可以作一些歸檔的工作。這個功能還有點汲取以前BBS的精髓哩。

  • 四、資料夾與標籤 (Label)的功能
Gmail中有固定的資料夾,其中包括Inbox(收件匣)、 Starred(星號標記)、 Chats(交談)、 Sent Mail(寄作備份)、 Drafts(草稿)、 All Mail(全部郵件)、 Spam(垃圾郵件)、Trash(垃圾桶)等數種。其中較為特殊的如「星號標記」,是將重要信件前勾星號時,凡有星號的信件都收集在此檔案夾中。「交談匣」則置放交談後的過程記錄。「全部郵件」是置放所有的信件,包括被封存的郵件。「垃圾郵件」則置放被認為有濫發信嫌疑的信件,與直接被堆到垃圾桶的刪除郵件性質不同。

標籤的功能類似磁碟中的檔案夾,但後者是固定設置,不可增刪。標籤則可以自設並歸類,因此收件匣中的郵件多了,可以自行分類,並歸類到適當的標籤項裡,以供日後查考。其實標籤除提供上述資料夾的功能外,尚有其他特定的功用。例如,同一個會話群組可以有不同的標籤。而任何一封郵件亦可同時歸類在不同標籤,亦就是同一封件可以存在到不同的資料夾裡。對於同一封信的內容屬不同性質時,可以歸到不同的檔案夾中,如此搜尋起來不致產生遺漏。


  • 五、用戶名與別名
GMail的郵件帳號中,其用戶名也有一番學問。通常戶名之組成為字母及數字,其中尚包括點”.”。但實際上這個點”.”只是區分方便,有點與無點對於Gmail而言,都是同一個帳戶。所以,dingren.tsao@gmail.com與 dingrentsao@gmail.com兩者是一樣的。

此外,Gmail 不提供傳統式別名,但利用"+"號,可以將原來的帳號作改變,也會寄到原來的帳戶內,例如:dingren.tsao+u1587b@gmail.com 的郵件,同樣可以寄到dingren.tsao@gmail.com的帳戶內。表示加號後面的文字不作辨識。這樣又有什麼好處呢?
其實功能還蠻強大的。因為這些信到達信箱後,你可以設定篩選器中的"to:"項,將後面屬於多餘部份的文字當關鍵語,自動將這些郵件導向至某套用的標籤或星號夾、垃圾桶或轉寄到其他電子郵件帳戶。例如:上述u1587b是某一堂課的代號,則可將它轉到屬於該堂課的標籤夾內。或者,在你訂閱某報的新聞時,填寫的郵寄信箱帳號可以設法利用此方面功能加以區辨,寄來的信件就會自動歸到你要的標籤夾裡(事先要設定好過濾條件),真是方便極了。不過有些報紙送來時,其標題大體相同,也可以利用其標題作過濾,自動轉入自設的標籤夾。

GMail還允許你定制From:(發件人),以你的另一個信箱的名義發信。有興趣者可以自行發掘這項功能。

  • 六、由其他帳戶取信

現在的Gmail中,可以自其他的電子郵件帳戶擷取郵件。例如,我原來在台大使用的帳戶裡,多年相安無事,但每次電腦更新常要重新設定,由於必須認證,頗為麻煩。利用Google的Mail Fetcher功能,則可自由取得台大帳戶裡的郵件,比webmail的速度快,而且具有防毒的功能。每一帳戶可以同一位置讀取最多 5 個其他帳戶的電子郵件,其原伺服器內的信件仍可保留。在設定 Mail Fetcher 之後,Google 就會定期檢查那些設定好的帳戶,如有新郵件,將會自動顯示在Gmail的帳戶中,方便極了。

同樣有來有往,Gmail利用POP通訊協定,也可從 Gmail 的伺服器下載郵件到您的電腦內,以便使用如 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 或 Netscape Mail 的程式讀取郵件,即使您沒有連上網際網路也一樣。

綜合前述幾項優點,我認為Gmail應該值得推介。由於其考慮的細節甚多,在使用上有時候也可以節省一些時間,諸如每封信除標題外,尚會顯示一小段內容,因此即使不打開信亦可知道其大概,立即作適當處理。有些群組郵件,會使用>、>>符號區別,也相當用心。至於星號的表示法,有時也挺方便,等於一個重點信件的提示。





參考資料:

我为什么使用gmail?

我使用gmail的十個理由

2008年2月15日 星期五

富陽生態公園

一早竟然是艷陽天,真是喜出望外。由過新年以來到昨天為止,天氣一直陰雨綿綿,而且溫度低,大家僅能躲在家裡過年。今天的天氣變化真令人喜悅,希望能為今年帶來好兆頭。

昨天一天沒出門,今天決定上福州山透透氣。自從上次在陰冷的天上福州山後,前天又再去了一次。當時雖然沒有下雨,但天候不佳。我沿著上次的路線上山,但這次到「好漢坡」則一口氣不停歇,直奔而上,弄得上氣接不著下氣,顯然已經好久沒有這樣的劇烈運動了。這一個「好漢坡」後來我仔細算了算,總共151階,中間47階及100階處均有供停留,而且最後段的陡度沒有前段大,梯級也加寬。

今天仍然沿著這條路線上山,並且也同樣一口氣爬上「好漢坡」。只是弄得在上面喘息了一陣子才恢復平靜,想起我曾提到的那位每天在這裡來回十二次的老婦人,心裡不得由衷讚佩。聽說年紀愈大,除了正常走步外,每星期至少要有一次劇烈運動,以測試心臟的最高能耐。不過太過度也不行,否則真的掛了那才得不償失。

在陽光普照之下,氣溫也暖和起來,爬山的遊客也多了。亭子上都有遊客歇息、聊天。我看到有一位洋人舒服地躺在草坪上晒太陽,狀至悠閒。就西方的標準而言,這就是晒太陽的好天氣,理應有許多人會跑到太陽底下寬衣解帶。不過東方人可沒這個習慣,加上幾天冷怕了,大家仍然穿著厚厚的夾克出門。

面對著辛亥路,福州山是整個山區的門戶。翻過福州山就是富陽公園,這兩個公園連結起來,使這個公園區更有看頭。福州山以前是福州人在此設置的墳地,經過整理後,這個山變成可愛起來,山坡面種了許多槭樹,與楓樹同屬,同樣在秋冬會落葉,因此滿山會變色,有它可看的地方。台灣秋天不夠冷,所以楓葉無法完全轉紅,但也略有秋天的景色。現在冬天已過,殘留的色素仍在,因此黃葉片片。在山坳裡也有十幾株櫻花,現在正要吐苞的時候,過些時應該有漂亮的櫻花可以觀賞。

福州山區對外有五個出口,其中辛亥路方面有四個出口,臥龍街有一個出口。其餘山路均需越過福州山脊,再到富陽生態公園。富陽公園原為軍營的彈藥庫,所以地點相當隱密,後來因為台北交流道通過,軍營搬遷他處,原來的營區也被道路填平。目前裡面仍有兩處廢棄的山洞,幾處古道石階,並且有幾處是山谷型的平地。未開發前,許多市民都來此打球,把這幾塊平地被踐踏得光滑無比。由於沒有規劃管理,很多市民在此搭棚種菜或設壇加椅,等於劃地為王,作為某些團體私下運動的地方。經過這番整理之後,景觀煥然一新,直逼國際水準的遊憩區。台北市週邊的山區類似上述雜亂的情形很多,實際上若能撥款整頓,台北必定成為全世界最適合休閒遊樂的城市。

富陽公園的大門現在設在富陽街口,看起來比以前氣派很多。此公園最大的優點是位於山谷內,幾乎四面環山,因此完全與塵囂隔絕,有如世外桃源。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近乎原始森林的生態,濕度高,植被茂盛,說是台北市的一個後花園也不為過。經過市政府規劃後,搖身一變,成一個生態公園,其條件也夠水準,事實上比大安森林公園有意義多了。現在將原來的盆地劃分為濕地生態觀察區、賞蝶區、自然生態演替區及戀戀蟬聲區等等,可以看到市政府在這方面的努力。

賞蝶區實際上是一個小後花園,種植各種蒔花。到處可以看到蝴蝶紛飛,追逐於正盛開的杜鵑花間。在樹林裡,鳥類群集,賞鳥的人在這裡也常會有滿意的收穫。在山谷的另一邊,新開闢有戀戀蟬聲區。可以想見,在炎熱的夏天裡,這裡到處可以聽到蟬聲四起,這個戀戀蟬聲區應是聽蟬的好地方。在這個區域,市府也修好了棧道,行人可以沿著梯階拾級而上,到對山的休憩平台。區內有許多原生石楠樹,高聳入雲,令人置身於森林中。我曾說大安森林公園實際上沒有森林,反而福州山或富陽公園才是真正的森林公園。

由戀戀蟬區再往上走,也是以前被劃地為王過的區域,現在編號為410公園,仍然有待規劃開發。目前已有石階可上,只是過了這個山頭,又是亂葬崗。市政府加油吧,我們對這個公園的規劃與開發,實在有很多的期待。台北市有些美好的風景區都被墳墓佔據,實在有點可惜。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公園區中,除了高大的樹林外,最常見到的則非姑婆芋莫屬了。姑婆芋生長於樹林底下,默默地截取由樹梢透過來的一點剩餘陽光。它屬天南星科,或稱野芋、觀音蓮、山芋、海芋、天荷,其名稱一大堆,足見其分佈相當廣泛。這種植物喜歡在樹蔭下生長,而且繁殖茂盛。屬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其莖呈肉質,且粗壯,高可達3-5m;葉心形,長可達1m,葉柄長,略包莖,葉鞘基部可積水;花單性,佛燄苞片粉綠色;漿果紅色。外觀上,姑婆芋也有其可看的地方,但聽說其塊莖及全株汁液均有毒,吃了口、喉、胃等均會灼痛,嚴重時甚至會死亡;偶而觸及眼睛會也會有劇痛感。所以這種植物雖多,用途倒是有限,僅能用於造景、觀賞。其葉很大,也許可以臨時遮雨,或包裹食物。其地下根莖則含海芋素,聽說可以作藥用。

我在網站上看到了黎振東先生寫的一篇姑婆連心的文章,內容相當有趣,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前往一看。台北市政府對富陽生態公園也有一個網站介紹整個公園的開發過程,圖文並茂,值得進入參觀。



















2008年2月14日 星期四

Google Talk的深入應用


前文在討論到Google Apps時,有簡單地提到Google Talk的應用。至少驗證Google Talk可以在電腦間的作語音溝通,其功能與Skype比較,音質也較佳,而且較少迴音。我在國內使用Google Talk與友人連線間甚少發生斷訊。有一次是在傳一個較大的檔案,其信號有由四格降為二格的情形,但仍不致於斷線。看起來在國內打語音電話,捨Skype就Google Talk應有其優點。Google Talk無法與一般電話相通,是其缺點,但它能擁有免費語音信箱,則反略勝一籌。Google正積極發展Gphone,屆時與無線電話之聯繫將更方便,有待其發展。


此處我想對Google Talk的應用作較詳細的說明,以便作為未來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溝通的平台。Google Talk的功能包括幾項:筆談(chat或聊天室)、電話(call)、語言信箱(Voice mail)、紀錄(record)等等。這一套軟體應用時有兩種,一稱為客戶端(Client,即Google Talk);一為小工具(Gadget,或為線上Google Talk)。前者需將軟體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上;後者只是網路軟體,只要有網路的地方就可使用,其性質就像目前的Google Docs。

乍聽之下,同為傳訊軟體卻分成二套運作,實在有點混淆,且兩者的功能也不盡相同。應用上客戶端的Google Talk必須與Gamil結合,才可以有chat、call 、send files、Voice mail等功能,但僅能一對一進行,無法多人通話或聊天。線上Google Talk(或稱小工具)則可作群組交談,而且可以像母雞帶小雞似的,串起一大票人同時交談,人數也沒限制。它的好處是只要有網路的地方,就可以進入交談,交談時只要把要談的對象納入群組內即可。只可惜這個線上軟體沒有語音通話的功能,個別通話仍必須藉助前面的客戶端的Google Talk才能完成,當然也僅能一對一通話,不能吵群架。


  • 首先最好有Gmail帳號

上述兩套軟體的共通點是二者均需要Gmail的帳號。雖然說明文件中強調也可在Google Talk中自設帳號。不過那樣的話,Google 精心設計的整合功能就沒得發揮了。說真的還是申請一個Gmail帳號好。申請一個帳號也很簡單,只要上http://www.gmail.com/即可。它是一個免費帳號,不需要填什麼資料即可立即擁有,而且號稱是當今最大容量的免費帳號,目前已達到6.0G,而且還不斷地增加之中。這麼偌大的容量,一般人的信件再多也太可能塞滿的一天。倒是最近有人動腦筋想將它拿來當網路磁碟,存一些其他資料。實際上採用附件的方式也可以儲存大量的相片。

然而若你心裡仍然滴沽著免費定無好貨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Gmail的功能實在是『罄竹難書』,好用到極點! 其一、不用刪除任何郵件,容量夠你塞,搜尋速度夠快。其二、有容乃大,其他信箱的信都可以合併一起、甚至可以維持原信箱的發信功能。其三、有效防堵垃圾信,甚至替你的來信消毒。其四、線上聊天,立即而無遠弗屆。其五、同主題來往信件堆疊一起,對照容易。此外,Gmail帳號已成為Google服務的通行證,有此帳號即可擁有Google的各項服務,諸如文件、相簿、行事曆及Google Talk之使用。如果你還沒有Gmail帳號的話,申請一個吧。

  • 下載Google Talk
先到網址http://www.google.com/talk/下載軟體,並執行。輸入帳號(最好為Gmail帳號)及密碼後即可完成程序。登入完成後,其外觀就如左圖下面之菜單。此菜單中在有顏色的"talk"下面一行即為你輸入的帳號(例如Jiewen)。再下一行則標示你現在的狀態。此狀態可以更改,按下旁邊的倒三角形後即可選擇有空或沒空,暫時退出閒談。選擇沒空時,姓名前的點會變成紅色,狀態行也會標示沒空(Busy)。若想更換使用者,也可在狀態單之最下行選擇退出(Sign out)後,進行更改。

在菜單上,緊次於登入人下方的方格窗(有放大鏡符號者)則提供你尋找聊天對象帳號的搜尋窗。Google搜尋是其看家本領,此窗的功能也不例外。你只要打入帳號中的任何一個字母、文字、或片段,符合的帳號就會出現在窗下讓你選擇。選定其中一個後即可立即開始對談。

在搜尋窗下則置放有數個(個數在Gmail中設定)聊天對象。這些帳號有些是你的Gmail中的聯絡人。凡是對象正上機中且可以立即交談或打電話的,其前面的圈點會變綠色,若未開機則呈灰色,開機後長時間沒有動靜(Idle)的呈橘色。其狀態欄也同樣告訴你有空(Available)、閒置(Idle)或離線(Offline)的信息。有空時,有時對方可能自設一些俏皮話,以增加活絡氣氛。在菜單之左下角有一個新增的按鈕,可以用來增加新成員,或者直接由Gmail中的聯絡人中選擇新成員。

在這些成員的帳號中,只有屬Gmail帳號的才能直接對談或通話,否則僅能傳遞信息或語音檔(Voice Mail)。當然你也可以邀請他申請Gmail帳號,那就正中Google的下懷了。此外,菜單裡的成員中,其名稱也可以按右鍵更改,此舉並不影響其原來的帳號內容。所以你要將它改為死鬼、大頭鬼等等均可,對方也不知道。若你不希望他出現也可以按右鍵選擇去除或鎖住,此後再也不聽到他細細唸的聲音。再者,每個人均可以有一個圖像,但是你只能選自己的,別人的則侵犯不得。更改圖像時,只要在對應的圖像按一下,即可選擇你喜歡的,也可以上傳自己的照片。這個圖像是代表你自己,放諸四海,所以還是選擇比較有個性或體面的為佳。

  • 與朋友聊天去

上面所述均針對左上圖被壓在底部的菜單部份,當你選定交談對象時,會出現上層部份的交談菜單。此時菜單上會顯示要與你交談者的名字。對談者在線上時,其前面的圈呈綠色,表示可以通話。通話時,圓圈會轉換為電話筒。這個交談菜單可以同時開幾個,但對話時僅能點其中一個,沒有同時對話或通話的功能。通話時,上面横幅中有麥克風及喇叭的圖案,可以看到發話及收話的強度格,最右邊則有五根信號強度格,有如如來佛的五根手指頭。五根全黑最佳,全為空格時即無信號,此時只能用文字交談。左邊的按鈕為靜音功能。

通話時,若對方不在,則可轉為語音留言;即使在亦可不經通話而直接留言。留言後,語音檔會很快送入對方的電子郵件信箱中。可貴的是語音檔並不在乎對方是否為Gmail帳號,只要有播放mp3的軟體即可。在Gmail中則鉗有播放的功能,只要按下播放桿即可聽到語音,相當方便。這種語音的功能,對現在打中文字仍有困難的人倒是一項福音,而且將親友的語音檔留存,隨時播聽,也有其特殊的意義。

使用文字交談時,文字輸入在菜單底下的方格窗。任何東西,諸如文字、段落、超本文或網址等均可往這個小窗口塞,最終會在中間的交談區顯現。任何在交談區顯現的信息雙方均可看到,而且在對談結束後會自動送一份紀錄到你的Gmail信箱中,永為保存。每則談話均有記錄時間,可謂證據確鑿。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Talk還可以在交談中傳送檔案,任何檔案--包括目錄下的檔案。只要檔案不要太大,通常可以一面傳一面對話。所以整個溝通過程不致於中斷。




  • Google Talk小工具
線上Google Talk則是網路軟體,不必下載到你的電腦上,因此只要你坐上一台有網路的電腦前,即可輸入你的帳號,與朋友進行交談,而原先你設定的朋友名單均會顯示。但若你已有下載客戶端的Google Talk(如前節所討論者),則兩者可以相互為用。此網路軟體的網址為http://talkgadget.google.com/talkgadget/popout?hl=zh-TW,故實際上你也可以用超連結的方式放在任意地方,甚至也可以放在網誌中,直接呈現,例如大一英聽的課程

Google Talk 小工具除了一般的即時訊息交談外,最主要的功能是能進行群組交談 。 你可邀請許多人和您在同一個群組中交談。如左圖所示,被邀的成員都會顯示在最上方的聯絡人名單上。但此時僅能使用文字交談,無法使用語音的方式。不過,至少組成一個特有的聊天室的功能。

在群組聊天的過程中,尚可進行所謂的媒體預覽 。可以將 YouTube、Google 影片、Picasa 網路相簿和 Flickr 上的影片和投影片 URL 剪貼到您的交談中,在交談視窗中一同觀賞。

這種小工具應用上較具彈性。客戶端的Google Talk只能在視窗系統中執行,無法在麥金塔上下載,這也是非常令人困擾的地方。但是利用Google Talk 小工具則可以通行無礙,而且,也可以新增到 iGoogle 中 。iGoogle是Google獨創的首頁介面,只要有Gmail帳號,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空間,而且可以使用其內部提供的數百多種小工具, Google Talk 小工具即是其中之一。因而,交談和其他的工作及娛樂小工具均可並列。

此外,Google Talk小 工具中也有額外添加的有趣功能。就是在交談的過程中,也允許加入心情符號。要哭、要笑、要怒,隨 你挑!




2008年2月13日 星期三

新年新希望

每到新年,大家都有新希望。希望能發財,希望能升官,希望能成就一點大事業。但這些希望似乎都離我越遠了。退休了,升官發財的事情可以不必太計較,成就另一番事業的想法也有點渺忙,倒是身體健康變成最重要的了。

退休就是人生的第二階段,也是更需要重視修身養性的階段。人能熬到退休需要一段時間,但那只是時間而已,你總還能夠在時間的滑軌上漫遊自在;退休時,每個人將受時間挾持,活動限制的敏感性大增。人老力衰時,就必須極力與時間賽跑,不能有所懈怠,歲月在臉上刻劃出的痕跡將會更深,而且這種競賽不能有歇息,否則人生的時間一關閉,人生終點即刻來臨。

如何克服生命與時間糾葛的恐懼變成退休人的最大課題。因為那種孤獨、無助、無所事事的感覺,立即襲上心頭。人總是要找事情做,才能除去心情寂寥與落寞。很多人說:退休後可以遊山玩水、可以閒雲野鶴,但這些都要有健康的身體。若每天活在病痛裡,每天為不良於行而苦,每天必須因癌症的糾纏必須與醫院為家,這樣的人生將是相當無力的,也可能無望的。但若真的走到這個地步,則又能如何。

感謝科技的進步,造成網路的四通八達。因此,退休之後,能夠在網上自由追逐,倒是一個相當合適的管道。但網路的發展又何等快速,其內容的豐富性及多元性,更刺激一般退休人員更要有學習的動力,而且要跟上時代。人若不能繼續學習,人的腦力及體力退化的速度將更為快速。有些人退休前朋友眾多,吃喝玩樂,樣樣不愁,退休之後,車遠馬稀,門庭羅雀,從此心情深入谷底。

新年裡,讓我許個願吧。讓我身體維持健康,讓我能在網路上學得更多的新知識。

2008年2月10日 星期日

大安森林公園

大安森林公園是台北市中心都市之肺。這裡所說市中心是語帶保留的,因為台北市週圍的任何一座山形成的自然公園都比它大,肺活量更高。不過大安公園也是一個可愛的公園,多少人每天都到這裡來運動,舞劍、打拳、體操等等各種活動,大家都為身體健康著想,無可厚非。有些人繞著園區快跑、慢跑,其所吐的二氧化碳量總和可能比附近樹木能吸收的能量還大,難怪這裡的一草一木看起來都不太健康,樹林也不太茂密,倒有點像一座高爾夫球場。

以前來到這個公園,都是為花展活動而來,今日再來,則是為了自己的健康,年紀一大就需要多外出走動走動。由我家到這座公園需轉好幾條街,單程快步約需二十分鐘,運動量應已足夠。所以一到公園,腳程也放慢下來,只為短暫的歇息;估計走過來的運動量已經接近飽和。為此,進入公園後倒不再堅持繼續維持快走,反而徐徐而行,走馬看花,欣賞一下新添的風景,也觀察附近的地理。就台北城內地區的公園而言,這座公園的面積應屬最大,但由於地勢平坦,幾乎可以一眼望穿整個園區,週圍的高樓也常成為公園景觀的背景,讓人忘不了這裡還是在都市中心。有了這座公園附近的房價提高不少,大家都以這個公園當後院。當初以森林公園為名,不知有何所本,其規劃只是一般公園的格局,並無特殊之處,若要強說是森林公園,則反而不如福州山公園的樹林分佈廣而集中。當初為了增闢這座公園,為了拆遷的事也閙得沸沸揚揚,記得以前在西北角尚留有一座觀音塑像,每天還有人燒香膜拜,幾乎把公園當廟場。

公園中最高的地方是靠近新生南路側的土坵了,這是刻意填土出來的。原以為這個土坵底下,至少可以建造與公園有關的地下空間,結果土坵下還是土坵,只有山坡下有一間設備良好的廁所。記得在荷蘭時,在某一座公園裡,有一個展覽室是挖入地下,可以看到一棵大樹下根部的自然生態,這裡倒沒有這種創意。不過,由廁所的位置可以知道自然與文明仍是可以獲得協調的。例如,在另一側的山坡下則是康樂台,這是提供文明社會活動的地方。現在舞台上沒有舞者,只有兩個正在運動的市民。就算是生活的舞者吧,只是台下沒有觀眾,僅剩空空的座位整齊的排列著。山坡上現在正展示各種顏色三色堇,成排點綴在舞台前方的山坡,反而成為默默的觀眾。花展可能已近尾聲,花色已老,不過仍可看出其鮮艷時的模樣。最吸引人的是部份的花被裝飾成古弦琴、吉他、大鼓等樂器,匠心獨運,別具一格。

在公園之北端,另開鑿一生態池,中間有人工島,雖不及人間仙境,但看起來倒是別有洞天。雖然是人工池,但樹已長成,鳥已築巢,草漫池岸,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樹林中不少鳥雀棲息,咶噪的聲音,全園區可聞。池水沒有循環系統,水質混沌,但仍可見十來條錦鯉迴游其間。兩三隻野鴨不時巡游水面,伴隨糢糊的倒影。牠們面對著水裡的錦鯉來回,似乎有點池水不犯河水,或者認為是一種存在的已然,一點也沒有興起爭鬥念頭。這種生態應已經相安無事多時,只是若為食物故,則不知有否禮讓之心。人工島的樹梢上有白鷺絲停留,石頭上也有藍鷺駐足。牠們各據一隅,注視著水面,互不相往來。這雖是一個人工塑造的自然生態系,放在森林公園裡,仍然顯得微小。只是這樣的小世界,也可以吸引這麼多的鳥群駐足,你能說,台灣不可愛嗎?台北不可愛嗎?




Posted by Picasa

若此時不做,何時做(If Not Now, When?)

最近看到美國pbs.org網站上有一個名為經濟制高點(Commanding Heights)的節目,討論到世界經濟的戰爭,配合影音及文字,內容相當吸引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歷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共產主義的興起、德國經濟的蕭條及失業的洗禮,以至於希特勒納粹的再起,並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均有詳細的介紹。戰後美國經濟歷經瀟條與再復蘇,政府由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蘇聯的崩解及大陸經濟的拔起等等,都有著墨。這是一個人人應看的節目,尤其身為全球人的你我,都應該由這些歷史見證中,獲得教訓。

整個世界的經濟因為技術的變遷及前所未有的人口、金融的遷移與流動,曾經產生分崩離析的情況。世界大戰後,各國精力耗盡,但多歸罪於經濟系統之不靈,或成為戰爭的禍首。經過這些災禍之洗禮後,有志之士開始思索如何在政府絕對權力與市場自由機制之間重獲正常的經濟運作動力。

其間,有兩派經濟學者開始創制經濟學說,一為英國學者約翰.梅拿.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一為奧地利學者費德利.馮.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他們各持的經濟理念開始浮上枱面,並主導全球的經濟政策。

在世界經濟瀟條期間,資本主義的理念受到甚大的抑制。除了德國法西斯納粹趁勢興起外,蘇聯在史達林的專制下也建立以馬克思與列寧的共產政權,戰後全球三分之一的國家成為共產國家。全球在經濟制度上五味雜陳,由極權統治至法西斯政權,由開發中國家的專權體制到歐洲的社會主義,加上美國獨撐的調整式資本主義等等。各種體制都是政府有絕對的權利掌握國家政策的制高點。凱恩斯主張的政府控制的經濟理論成為顯學,而海耶克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被打入冷宮。

1970年代,共產國家的經濟已經開始出現問題,全球經濟逐漸進入停滯狀態,人民飽嚐失業居高不下,通貨膨脹之苦。此時開始有人思考使用海克的市場經濟理論,企圖突破現有的窘境並轉化既有的經濟體制。

1980年代初,冷戰正殷,表面上世界局勢底定。但枱面之下,則波濤汹湧,經濟的基礎逐漸崩塌流失。此時西方民主國家正為通膨與赤字問題焦頭爛額;共產國家則利用軍事力量遮掩其經濟的敗象。拉丁美洲則以極權統治的方式抵抗外在的經濟侵略,但仍債台高築,物價飛漲。印度及非洲國家則一直無法擺脫政權貪污、黑市橫行的局面,世界經濟景況變成不可收拾。

在全世界處於絕望的情境下,英國柴契爾夫人與美國雷根總統開始採用自由市場的經濟策略。許多國家開始覺醒自由市場經濟的可貴,被迫接受這種震憾療法,並祭出相應對策,諸如對企業鬆綁,減少政府開支,並將國營事業民營化等等。社會結構也產生劇大的變化,但整體經濟的體質轉好之後,有些人對新的安排反而失去安全感,貧富差距也擴大,形成另一層的社會問題。

經濟改革不是一蹴可即,有些需和緩漸近,才能有成功;但改革太遲或腳步太快,都會有損傷。雷根總統,對改革的過程所帶來的陣痛有一句名言:

If not NOW, WHEN? If not US, WHO? 
若此時不做,何時做?若不是我做,誰來做?


這句話道盡改革的急迫性及毫無推諉性,大有捨我其誰之概。雷根總統當年喊出:「減稅、減支出、放棄管制、提供自由市場」,當時的反對聲浪多大,使得景氣更為低迷不振,一般民眾期期以為不可。但三年之後,經濟開始復蘇,市場自由經濟才展現力量與效果。然而這句話口是藉著雷根的口說出而成名,真正來源還是猶太人的拉比Rabbi Hillel 所提出的話:

“If I am not for myself, then who will be for me? And if I am only for myself, then what am I? And if not now, when?”
若我不為自己,那誰會為我?若我只為自己,那我算什麼?若此時不做,何時做?


當然這句話也可應用到許多地方,諸如今年選舉比爛的程度幾乎人皆厭之,有些人乾脆放棄投票,反而讓有心人沾沾自喜。因為敵對的人不出門投票,自己就可贏於技術謀略上。所以有人套用這句話,其解譯自有不同。若能加以體會自己一票的重要性,自然不會讓人當作負面的棋子:

這次不投,哪次才投?我不投,誰投?

2008年2月8日 星期五

醉月湖中問醉月

醉月湖,霧鎖凌波亭。
不見遊人織,橋拱弄月影。
樹高湖面靜,鴨游水波輕。
水深深幾許,孤鶩心最明。



初三一早,特別往台大醉月湖一遊。這是台大的一景,地處西北角,我住東南隅,所以已經很久沒有來這個地方。醉月湖面積雖不大,但座落在台大校園內,則有如都市叢林中一顆翠綠的明珠,聽說這是以前鎦公圳的水道。這裡雖無湖山之美,但有喧嘩中的寧靜。醉月湖雖已被週邊的建築環繞,但無論你從那一個角落走進來,總是可以立即體驗到那種靜謐的氣氛與美感。

走在環湖的小徑上,做個深呼吸,由樹上傳來的自然清香,心靈上也可以獲得一種滿足,這也是我到醉月湖來的目的吧。偶而與路過的遊人打一個招呼,即使不曾相識,也能彼此照會出內心的亮光,與人溝通,這也是另一種滿足。人相逢不一定相識,也不一定有約,但總是有緣,尤其能在醉月湖邊結緣,不會有損失,也不會相互虧欠;但相見時的招呼與微笑,會在兩造之間碰撞出另一種美好的心情與希望,人與禽獸不同之處在於人有微笑的本能,以微笑取代冷漠,何樂而不為?現代人由於過份忙碌,住的公寓相互隔絕,處處展現防衛的態勢。就是這樣,我們常常養成路人見面冷如冰,不容易做一些友善的招呼與回應。在這個冰冷的社會裡,也許我們都該向螞蟻學習,兩隻螞蟻在路上相見面,一定要吻著對方才走,時刻傳遞問候的信息。人若只期待熟人見面才展示友情,除非刻意安排,很難不期而遇;然而與不相識的人打招呼,則處處是機緣。

因此,也與湖中的野鴨招招手吧,也許牠們比人類更有靈性。說牠們是野鴨,只是因為沒有主人的牽伴而已。有了主人,被剪短羽毛,限制飛翱,也失去了自由;此時雖不愁吃穿,終會被送上餐桌。比較起來,實不值嚮往。然而牠們住在這裡,沒有憂愁,也沒有敵人,空間雖小而安逸。閒時湖中相互追逐,在湖裡刻劃出一道道水痕,任水波衝破湖面,弄亂倒影;倦時也可以在樹蔭下乘涼,或雙雙站在浮筒上,忙著刮著體內的油脂,一遍遍地塗抹在白色的羽毛上;或凝視著吹過的細微水浪,等待著小魚游過,或可飽餐一場。今天雖然仍是陰雨天,不見陽光;但這樣的湖水對牠們而言,一樣溫和、一樣喜樂、一種安祥。







Posted by Picasa

2008年2月7日 星期四

登福州山而小台北

福州山自從開闢為公園後,就成為我們經常爬山的地方。雖然這裡山勢不高,但登高仍可以望遠,看盡台北的花花世界,而台北101矗立的雄姿則是在不同的角度下,任您賞玩。福州山以前是墳地,曾經白塚處處,如今經過遷葬,景色煥然一新,成為台北市另一個登山的好去處。

在台北過年,雖然沒有新鮮之感,但由於人車大為減少,整個台北變成一個非常適合人散步居住的地方。只是今年過年期間,陰雨不停,雖然雨勢不大,但也令人煩心。看不到天晴,自然也看不到過年的喜悅。大家僅能將活動的空間限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了。今天大年初二,看到雨勢已歇,乃趕忙走出戶外,到許久未去的福州山走一遊。




福州山公園有許多登山口,以前與定人較喜歡走的路口是興隆圖書館後面的入口。由此拾級而上,都是枕木階梯,蜿蜒而上,另有一番風味。這些枕木雖經防腐處理,但仍然耐不了歲月風霜的侵蝕,更不耐太多登山人的踐踏,有些已經腐爛損毀。最近市政府做過整修,但現在只就損毀部份更換為水泥與鋼材,其耐用度或許更強,但有點失去原味。離登山口約百階之遙有一座木橋,過木橋拾級而上可以到達一平台,可以讓人在此暫歇。平台之一端則與另一條由臥龍街上來的步道交會。此平台面對台北自來水廠,正好座落在一棵大榕樹下,故不時可以聽到鳥聲。進入平台的這段坡道雖陡,走起來仍然相當舒適。兩旁普植烏心石,春天時常開白花,有時灑落滿徑。

由此平台往上爬,約一箭步的距離,可以抵達一座木造涼亭。此涼亭結構簡單,佔地廣濶,其騰空的樓板上有一座四角亭,是很多登山客在此歇息及運動的地方。由此平台可遠眺台北市信義區,並可看到台北101的英姿。這是大安區的地盤,以老公寓為多,故由上往下鳥瞰,可以看到各種屋頂違章建築的組合,顏色零亂,且五花八門。平心思考,這是人類私自爭取空間的結果,也算是台灣大都市的特色吧。台北101孤零零地豎立在違章群的屋頂之上,雖顯一枝獨秀,但有點是鶴立雞群。就國際大都市的建築而言,台北可以說是最沒有特色的城市。其建築沒辦法產生可看的都市建築線,且各建築群也不太協調。

今天上到山腰的涼亭,遊客很少,像我這樣無聊上來的人不多。過此亭台後,即是坡度最陡的木造階梯,有點像關子嶺的好漢坡。不常爬山的人,爬上此坡須費一番工夫。我曾見有人在此坡上下來回,一天可達十二次,而且爬完氣不喘、臉不紅。所以利用此坡練工夫的人不在少數,有人甚至從山腳下就開始練起,上下健步如飛,真希望那天也能有這份能耐。

爬上此坡,即可達到第一個山頂。由此可以眺望整個大台北市。天氣晴朗時,可以看到觀音山及大屯山。山頂上有一塊寬闊的綠地,有如一座小型山頂花園。春天時,月桃、茶花、馬櫻丹等都會在這裡盛開。這裡也有一座與山腰處相同的木造涼亭。立於此處,放眼四週,景色一覽無遺。

2008年2月6日 星期三

除夕

除夕夜在中國的習俗中是一件大事,能夠全家團圓是最大的期望,只是這種期望隨著時代的演變大概也逐漸淡化了。在從前資訊不發達的社會裡,親人間的聯繫不易,所以團圓變成主要的活動,尤其在過年期間,能夠全家相聚,重新審視一下家庭成員的人際關係,說來也是一件好事。在農村裡,除夕也是一年大掃除的日子。此時田間的工作大體上已告一段落,大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房屋四週的整理,無論裡裡外外,把多餘的東西搬出去,把屋角的蜘蛛網徹底清除一遍,舊的一年至此有一個結束。大家心裡寄望著新年的到來。

以前過新年時,總覺得媽媽是最忙的人。其實她一直照顧這個家,瑣碎的事情很多,而除夕前要做的事情更多。除了養豬、打掃內外的工作外,就是準備過年的年糕、發糕、年菜等等;現在這些東西都可以在市面上買到,但那時都是各家自己做。於是從浸米、磨米、蒸煮等步驟都要照步來。媽媽全程掌控所有的作業,我們小孩只能做個小幫手,或站在一旁觀看而已。媽媽不識字,所以也不用食譜,所有程序都記在腦子裡;只是這些應景的工夫,一年才做一次,要做得完全一樣也不簡單。

除了這些工作之外,除夕前最大的事情就是清理商店的捨欠。一般農村的收入來源很固定,最主要進帳都要等穀子收成或養的豬買掉之後,生活相當辛苦。平時沒有固定的來源,購買日常用品及雜貨時常以捨欠的方式進行,而商家為維持生意,也樂意維持這樣的信貸關係。在我家後街有一家雜貨店,店家姓楊,爸媽要我們叫他隆全伯。隆全伯個子很高,人也很好,好像與我家也有遠親的關係。他有一個兒子與我同年,平時一同上學,也常常一起玩。我們每次要買醬油、煙酒、汽水等就直接到隆全伯家開的雜貨店裡買,買的時候都是小孩子當跑蹆,並不當場付錢,完全記帳。到一段時間後,大哥就會去跟他結帳。這種交易方式進行了許多年,現在是否仍然如此,不得而知。每次回中營老家時,發現這家雜貨店仍然在,其規模也沒有變化,就是那一間磚造的房子。只是我小時候的好朋友已經落腳高雄,經營其他生意了。

除夕裡,最快樂的莫過於小孩子們了,不但有新衣服穿,當晚都會得到紅包。雖然紅包的內容多少不論,但看到幾張新的鈔票,心裡頭自然有一種新年來到的喜樂。那時發紅包的事大多是大哥去張羅,他必須去農會或賣掉豬去薵一些錢,準備過年的種種開銷。大哥比我大廿歲,中間夾著四個姊姊,我是老么,在家裡等於被供著、寵著,什麼事都不必做。家中裡外的事幾乎都是大哥經手,爸爸反而很少出面。所以大哥在家中的實際地位,倒很像我爸爸。

過新年時,大家都要到理髮店理髮,也有去舊的意思,不過那時候理髮店都很熱門,而且常常漲價。我偶而也到理髮店理髮,但都是年紀比較大的時候。記得小時候,都是大哥權當理髮師,所以也省下不少錢。每次他拿著理髮剪,圍上一條毛巾,就可以工作了。由於只是簡單的五分頭,三兩下子,比現在的台大理髮廳還快,所以大哥的理髮大體差強人意。不過也只有我能當實驗品,其他姊姊們根本不必理髮。不過,過年時他們都要特地到鄰居的特定人家去「挽面」。她們是先將白粉打在臉上,然而用一條細繩子作成十字的樣子,在臉上刷來刷去,把細毛拔掉。看在眼裡,實在有點毛豎懔然。

除夕前比較能幫上忙的事就是貼春聯了。春聯大多自雜貨店買來,廟前也有人當場寫成,任人索取。貼春聯不但正門要貼,窗戶也要貼,所以小孩拿著小椅子到處貼得不亦樂乎。後來我家翻修後,門上早就有門聯,因此這項工作就省掉了。只是省掉這份差事,反而少了一點過年的氣氛。

結婚後就長住台北。每次回家過年,就如作客一樣。只見媽媽在廚房裡忙進忙出,大家則自己玩自己的,再也看不到除夕前那種準備的氣氛了。

今年除夕,沒辦法回老家中營過年,心中有點悵惘。但也希望能在過年後回老家看看大哥及大嫂的近況。我已退休,大家年事已高,在這個年代,能再相聚的日子已然不多。其實相聚不必選在過年,同樣可以有些歡樂。爸爸雖然已經過世多年,現在大哥也達八三高齡,但心目中我仍視他如父,雖然他也有六個小孩,子孫成群。說實在爸爸的個性有點像我,或者應該說我存有他的基因吧。他是很少生氣的人,而且工作像牛一樣,一直不停歇。直到有一天,耕耘機取代了老牛,那隻牛被賣了,他才發覺兩手成空,最後也不久人世。回想當時,無法常回家常伺左右,今日徒空回憶,心中悵惘不已。兩年後,媽媽也因心臟病去世,只是她在廚房中忙進忙出的身影,永遠烙記在我心中。

2008年2月5日 星期二

陰冷的台北天

一下飛機,就碰到台北陰冷的下雨天氣。這種冷度雖不及溫哥華,但陰濕的情況則令人愁煩。好像什麼事都有點施展不開,即使引頸等待,總是盼不到一個放晴的好天。來接機的女婿與女兒對我說:「看樣子跟我們到高雄去過年吧,那裡的天氣比台北好多了。」

今年的過年,準是一個濕冷的年。這裡的冷,真是屋裡到屋外,好像找不到一個真正的溫暖所在,只能將自己裏在厚重的衣服裡面,直接用身體的熱度與外界的惡劣氣候對抗。人類利用暖氣系統與嚴寒摶鬦,總算掙回一點生存的空間;但這些都是依靠污染地球的能源換取來的成果。只是這項爭戰尚未結束,人類到底能夠與寒冷的氣候僵持多久,仍然未定之天。今年的天候變化有如電影明天過後的情節,有些不該低溫的,竟然下起雪來或結成冰。大陸有些省份的氣象更為惡劣,以致火車誤點嚴重,許多要返鄉過年的民眾坐不上車,秩序大亂。

回到睽違許久的基隆路老家,一切如舊。只是空蕩蕩的房間,已經好一些時間沒人走動照顧了。這次能夠回家過年,活絡的氣氛至少暫時驅散一些寒意。外面滴滴答答的雨聲,雖不至心煩的地步,但何時止歇,倒成由衷的盼望。我先打開塵封一陣的電腦,利用skype與定人報平安。聲音清晰,突破雲霧的阻隔,更覺得世界變化雖大,距離仍然可以技術性地縮小。資訊在這個地球上的傳達已經是完全成為扁平的界面,其傳遞真是暢通無阻。從前一封平安信,大概歷時七天,今日一封電郵,則只在須臾間,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利用舊曆年最後一天的辦公時間跑了一趟銀行及郵局。在銀行裡正好碰到老友黃健雄,他拿了一大疊千元鈔票說要換新鈔,這才想起,除夕換新鈔應是銀行今天最熱門的工作項目了。為了給長輩紅包,必須換新鈔,這是中國人(台灣人?)不變的習俗。我說寫一張支票一樣好,更能代表心意。他說不行,必須要全新的鈔票。紅色的新鈔(500元)更搶手,除了代表新氣象外,還代表新希望與祝福。看樣子紅包的價值,不但在意鈔票的內含,而且在意其代表的外在意義。我今年大概收不到紅包,一則年紀仍不夠老,不要人孝敬;也發不出紅包,因為孫子還未來到。不過新年裡如果有人要給我一張支票當紅包,我也會樂意收納,不管它顏色如何。

到台大郵局時,正巧碰到郭文夫。他與我同在今年二月一退休,當時還特別請他參加系裡為我舉辦的退休送別會,為退休壯壯聲勢。我們常常見面如故,而且在一起就會聊起一大堆廢話。

「我現在才發現,退休真好。」他說。

「願聞其詳。」我問道。

「領的退休金又不繳所得稅,算起來還真划算哩!」他說道。

「可是我的帳戶裡的錢好像沒有你說的多啊!」我仍有點疑惑。

「放心,半年半年給的,不會有問題的啦!這個我太太早就精打細算過了。」

看他一路高興的樣子,心裡稍寬不少。他繼續說:

「我現在在兩家大學兼課,每次兩小時,講我的易經與美學,有一個是以前留下的教學債,另一個人家慕名而來。這都是我的老掉牙的科目,不過這樣的安排,倒是讓我自由自在極了。」

他的得意笑容真令我羨慕。只恨我不懂什麼易筋經,更不懂美學原理。這個人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可說文武全才。能詩、能畫、能寫草字,真是令人佩服。只是他的草書與他平日的穿著差不多。他的另一席話倒有如暮鼓晨鐘,說出目前的退休亂象:

「現在很多人急著要退休,一則學校要求愈來愈嚴格,訂的評鑑考核條件也高,沒有研究成果或表現差的,弄不好直接請你走,到時一毛退休金也別想拿到!」

「提早退休的好處,除了沒有上述的顧慮外,有些人提早退休後,又可到私立學校回鍋第二春。換句話說:一次退休,兩份薪水,當真是快樂如神仙。」

看來我的早退頗為及時,不是嗎?只是何處去尋找這位大甲人所說的第二春呢?

回到系館後,正好碰到陳世銘教授。他說林明仁科長剛好來,要我作陪到明達館的薇園吃一噸飯。薇園的生意不好,餐品雖然高檔,價錢也貴;只是能夠在一天之內,與兩位退休老友見面,也著實高興。林退休後,仍然坐鎮中興新村,並開始在文獻會當義工,每天則勤練高爾夫球,頗有進展,只是他的科長懸缺據說仍未定案,看樣子桌下的運作可能相當劇烈吧。多年來一直在台中工作,他仍住不慣台北,怕與太太每天大眼瞪小眼,沒有事做。他說正在學電腦,也申請了gmail的帳號,只是尚不知道如何收信發信。難怪我設法與他聯繫,卻一直沒有回音,連skype也無法接通,真不知道他何時才學會電腦,也能一同享受溝通之樂。

說真的,退休後沒有電腦,等於少了嘴巴與雙手,擁有的世界反而變得更小了。

長榮的飛機

坐上長榮夜半由溫哥華出發的飛機,心裡算是平靜了不少。整架飛機完全滿座,到處都是要回台過年的人。不過機上倒是有許多泰國人,他們大概坐這班飛機到台北再轉曼谷,所以機員中有一位泰國空中小姐。我的坐位在走道,中間就坐了對泰國夫婦,不知道是剛買攝影機或是初次出國,不時拿著攝影機猛照。這位先生也很奇怪,他們倆本應更親熱靠在一起的,卻是反向操作,一直向我這邊壓縮,讓我坐得有點難過。單獨坐飛機最怕的是旁邊坐的是一位胖的,或完全不自我檢點的人,坐起來真是難受。長榮班機的服務員態度良好,起飛不久就開始伺候晚餐,只是由溫哥華的時間算來,已是半夜,很多上了飛機後,晚餐不吃,就呼呼大睡。嗯,也許這也是長榮公司打的如意算盤吧。

今年原來的計畫是在列治文過年。沒想到怱然有事必須返台,只好單獨返家,留下定人在列治文。由於臨時更改班機,而且已近除夕,機票難買。只是到旅行社詢問之下,竟然發現有一個位置,真是喜出望外。新的行程定案後,定人必須在列治文多留兩星期,過年後才返台,這段期間她就必須能自己處理。說實在的,最近幾年,我們過年都是一齊渡過,唯獨今年必須分開,心裡有點悵然。以往在列治文的時間,大部份都是我開車,現在她必須自己開車。雖然她已有駕照,而且在國內也照開,現在要她在此地獨當一面,倒是有點心虛。

為了配合送我到機場,我們還特別到機場繞了兩次,讓她熟悉路況。今天晚上9:30送我到機場時,則先到機場停車,然後再到長榮報到櫃枱。由於到機場很早,旅客很少,很快就完成劃位手續。這時才想起,不如先回列治文家,等11:00再過來通關。這個主意很好,由機場到列治文家才十來分鐘,時間相當充裕,而且可以節省停車費。機場停車每半小時為2.75加幣,要價不低。還好我們停不到半小時就離開,所以也才付了那麼多錢。至少定人如此來來去去,路況也完全弄熟了。住在列治文,離機場近,就有這麼一點好處。

經過近十二小時的單獨飛行,的確是相當辛苦的。即使想寫一些東西,思路不順暢;而深夜飛行,身體的狀況都在半睡半醒之間,精神不振,思緒不容易集中。這一班機抵達台北時是清晨五時半,故若能想辦法睡覺,對時差的調整應該有幫助的,只是做來挺不容易。飛機上設備尚稱新穎,其螢幕採互動式的,故電影、遊戯及音樂均可自行選擇,每次都是從頭看起,不會只看到中間的情節。此外飛行資訊的顯示也較富變化,飛行路徑可以放大或縮小,功能增進不少。

遊戯中,則有五子棋、撲克牌、象棋及數獨等項目,若真的想玩,倒也可以消磨不少時光。只是若想弄通所有的功能,可能要花費不少工夫,說不定直接請教空中小姐,還會比較容易上手。若要老太婆、老阿公去玩這些玩意,可能門兒都沒有,這也是科技的代溝吧。

2008年2月1日 星期五

你的名字常在網站上出現嗎?

網路上搜尋引擎功能愈強大,個人的隱私就很難保住。有些資料常會有意無意的洩漏在網站上而不自知。當然好事可傳千里,壞事則希望能到此為止。偏偏搜尋引擎無法分辨善惡,更無法隱惡揚善,所以網站上的資料更應小心為上。在Google的搜尋引擎上,甚至你將現有公佈的資料刪除,舊版的資料仍然存在,而且會待在那裡好一陣子。雖然Google宣稱,她接受消除舊資料的建議,但有時總是緩不濟急,弄得當事人跳腳。

最近在Globeandmail有一篇新聞報導,討論到更深入的後果。記者訪問了一些公司人事部門,問他們在招募新人的時候,有沒有事先利用Google搜尋當事人的資料。結果大部份人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取得的資料有時在申請工作的當事人都不知情的情況之下就被拒絕了。這件事情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若純申請工作人的角度來看,有時候反而無緣無故地失去工作機會。

所以搜尋引擎的功能是否能無限延伸,這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因為當事人一言一行,在搜尋的強大功能下,很難避免被翻箱倒櫃的命運。有些資料若是真實的也罷,偏偏就是有些馬路消息,在網路上以路人甲或路人乙的方式往網路張貼,其實也沒有什麼根據。但是搜尋引擎就是會把雞毛當令箭,終至三人成虎。就搜得資料的人而言,可能也來不及判斷真假,更無暇加以求證,但只要心存有敬而遠之,當事人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多少人卻是樂此不疲,尤其到了選舉期間,黑函滿天飛,噴口水均不費吹灰之力。有的沒的通通上網,不須費一分錢,弄得真假難辨。好了,有些一心想當總統的人,誰不會被引誘拿這些垃圾來作文章?反正花時間去撇清、正名、辯解的工作都不是自己的事,何樂而不為?這時候,智者、愚者;或政治家、政客的分野就在這裡了。

在網路上查個人資料,張冠李載的情形更不在少數。有些作古很久的人也會與現在的活人扯在一起,而同名同姓的更是比比皆是。不信你打一個『林明仁』看看,除了我認識才剛退休的林明仁科長之外,有多少這個人是當醫生的,當轎夫的,當董事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