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枕藍鶲: 俗稱染布鳥,臺灣特有亞種。
英文名 ( English Name): Black-naped Blue Monarch
學名( Scientific Name): Hypothymis azurea
黑枕藍鶲全長14-15公分,為台灣特有亞種,分佈很廣,從北到南,幾乎都可以看得到。其體態優雅小巧,跳躍於樹枝之間,很難捕捉其倩影。牠們屬一夫一妻制,常成對成雙,共同築巢,確保其領域。這支影音做得不錯,花了不少時間攝製,從築巢、孵蛋、雛鳥餵飼及長成,每一步驟都有其深義。整支影音配合的歌曲相當動聽,聽來令人感動。對台灣的鳥類生態有興趣的人,不妨花點時間觀賞,那一天你更會因而更親近大自然。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中華民國開國100年
文建會製作的這段MV影音,讓人聽了感動。尤其幾位還在的老藝人演唱著當年流行的歌曲,讓人轉回到三、四十年代。郭金發、紀露霞的歌聲更令人回味,餘音繞樑。
這是金曲大師-鍾興民編寫的「我們的一百年協奏曲」,全長14分鐘,融合十首經典歌謠,並邀請13位藝人共同演唱,號稱是華語樂壇史上最長的單曲,同時也是最長的華語音樂錄影帶。大家不妨騰出15分鐘的時間,看完這片影帶。之後,再花一分鐘思考一下我們的未來。
我希望串場的黃金奶奶真實年齡有一百歲。因為記憶中的奶奶就是那樣子,那時還綁著小腳,走路危惦惦地,有時候也會在星光夜下為我們講故事,讓人記憶尤新。其實我媽媽如果還在的話,也超過百歲了。自己人老了,想起從前,時空常會錯亂。但年輕人會珍惜這些事嗎?瞭解這些歌所沈澱的軌跡嗎?
這支MV呈現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的歷程,先以世代生活文化情感為基礎連結,構思聯想出以奶奶為主角,敘述從年輕到現在的一生經歷,由世代愛情連結出堅深的親情再延伸出生活、文化各面貌精神,來引喻這塊土地上大家努力生活所帶來的成長與茁壯。值得推薦。
我們的一百年協奏曲
作曲:鍾興民
演唱: 郭金發(月夜愁)、官靈芝、王彩樺(夜來香)、紀露霞(綠島小夜曲)、紀曉君Samingad、鄒女-Yangui Yasiyungu安歆澐、Yinguyu Yatauyungana、Paicu Yatauyungana(高山青)、鄧麗君
(月亮代表我的心)、洪榮宏(思慕的人)、劉福助、蔡旻佑(愛拼才會贏)、楊培安(我的未來不是夢)、李建復(中華民國頌)
這是金曲大師-鍾興民編寫的「我們的一百年協奏曲」,全長14分鐘,融合十首經典歌謠,並邀請13位藝人共同演唱,號稱是華語樂壇史上最長的單曲,同時也是最長的華語音樂錄影帶。大家不妨騰出15分鐘的時間,看完這片影帶。之後,再花一分鐘思考一下我們的未來。
我希望串場的黃金奶奶真實年齡有一百歲。因為記憶中的奶奶就是那樣子,那時還綁著小腳,走路危惦惦地,有時候也會在星光夜下為我們講故事,讓人記憶尤新。其實我媽媽如果還在的話,也超過百歲了。自己人老了,想起從前,時空常會錯亂。但年輕人會珍惜這些事嗎?瞭解這些歌所沈澱的軌跡嗎?
這支MV呈現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的歷程,先以世代生活文化情感為基礎連結,構思聯想出以奶奶為主角,敘述從年輕到現在的一生經歷,由世代愛情連結出堅深的親情再延伸出生活、文化各面貌精神,來引喻這塊土地上大家努力生活所帶來的成長與茁壯。值得推薦。
我們的一百年協奏曲
作曲:鍾興民
演唱: 郭金發(月夜愁)、官靈芝、王彩樺(夜來香)、紀露霞(綠島小夜曲)、紀曉君Samingad、鄒女-Yangui Yasiyungu安歆澐、Yinguyu Yatauyungana、Paicu Yatauyungana(高山青)、鄧麗君
(月亮代表我的心)、洪榮宏(思慕的人)、劉福助、蔡旻佑(愛拼才會贏)、楊培安(我的未來不是夢)、李建復(中華民國頌)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假溪風光
溫哥華有一條假溪(False Creek),隔開溫哥華與溫哥華市中心。假溪只是海灣的一部份,所以也不是溪,等於是小港灣,許多帆船在此停泊。由於假溪將溫哥華市區隔離,所以進出除東邊的陸地外,需要依靠三條大橋,即肯比(Cambie)、葛蘭村( Granville)與布拉( Burrad)橋。當初還有人建議將現在的葛蘭村橋至布拉橋段填土,把假溪填平,使市區與其他地區連成一氣。可惜這個提案一直沒有被採行,否則現在就沒有這麼一條美麗的假溪水岸了。
由假溪北望,就可看到一大片溫哥華市區的高樓住宅,這是當年香港巨子李嘉誠在此建造的大社區。雖然樓高,但並沒有由北溫看市區那樣壯濶的天際線(Skyline)。現在,這條假溪的南岸,都已做好人行步道,配合幾處公園,步行起來相當舒適。步道很長,三座大橋橫空跨過,通往溫哥華市中心。中間的一條為99號公路(亦即Granville大橋),直接進入市區,但因路過Granville島,分叉路特多,比較複雜。
由假溪北望,就可看到一大片溫哥華市區的高樓住宅,這是當年香港巨子李嘉誠在此建造的大社區。雖然樓高,但並沒有由北溫看市區那樣壯濶的天際線(Skyline)。現在,這條假溪的南岸,都已做好人行步道,配合幾處公園,步行起來相當舒適。步道很長,三座大橋橫空跨過,通往溫哥華市中心。中間的一條為99號公路(亦即Granville大橋),直接進入市區,但因路過Granville島,分叉路特多,比較複雜。
假溪的地堙位置及走過的路線 (紅色為上次路線,藍色為此次路線) |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天濶雲壯,海滿曜金--鱘魚岸觀夕陽
下午五時上天主堂望彌撒,看到西方有些微亮。定人提議吃完晚飯到列治文的鱘魚岸走走,說不定可以看到夕陽。吃過晚飯後,約八點卅分,我們立即驅車到機場的鱘魚海岸(Sturgeon Bank)觀夕陽。
列治文的夕陽是很容易接近的,也是大自然很容易表現美的地方,近處有海,一直連到遠方,海上還有溫哥華島與美國邊境的山,緊貼在海平面上。北側緊鄰溫哥華機場,還有北方的遠山,所以也可以觀看飛機起降。尤其當飛機起飛時,配合著夕陽,常有很特殊的場景出現。
今天的夕陽尚躲在雲端裡,只有西方海面上露出一片亮光。在這個岸上,每天有許多來此散步的人群,有些成雙成對,有些全家出動,就是來此等待夕陽,與落日說再見。有些人把車子停在岸上的停車場後,就靜靜地在車裡等著,一面享受車內的音樂,一面觀看日落。
古人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但也就是這段的黃昏時光,反而會讓人有更豐富的享受。對大自然的美景,更能深入體會。我們來到鱘魚岸的次數已經數不清,但每次來,都有不同的領悟與獲得。看著今天的彩雲和滿潮的海岸,定人說,今天的天特寛濶,雲勢特雄壯 ,滿潮的海面上金光盪漾,就決定用'天濶雲壯,海滿曜金'做今天這篇的標題。她說她還要寫幅大字來誌念今夕的黃金豪景呢1
今天的夕陽很短暫, 因為整天不見陽光, 只有在這時候, 遠遠的西邊才開啟了一扇小窗, 讓她有時間與人道別。 |
海水漲滿了臉, 天濶雲壯, 從天空直到海上, 都在等待夕陽露臉的時光。 |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惠斯勒2011(5)--生態教室
大自然的生態教室
這一條山徑大略沿著奇克莫斯溪而行,忽高忽低。開始的路段有些雜木,路旁可以發現許多高山的野花及野草。其後就進入原始林區,到處都是筆直的道格拉斯松、鐵杉、檜木等,直達天際。老樹倒下後,就橫躺在山坡上,經多年腐朽後又長出其他小樹。這些樹的體型巨大,為闢出小徑必須將其鋸斷。從這些倒下的樹幹的年輪數看,都應有五十以上的樹齡。不知道最近有無大風,有幾處的樹直接傾倒到小徑裡,沒人處理。苦了那些騎越野車的人。
地衣
地衣是在森林裡常見的植物,但很少人特別注意。有些地衣是動物如馴鹿、麋鹿的主要食物。他們在大地徘徊,為的是追蹤地衣作為食物來源。這次的森林之旅,可以看到的地衣種類很多。根據文獻記載,北美西北海岸的地衣種類有千種,而常見的也有數百種。這次看到比較多見而且用相機拍下來的,也有下列幾種。你在你的週遭裡,能夠發現多少種呢?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惠斯勒2011(4)
晨起,天色不佳,還下著雨絲。原本今天離開惠斯勒前想再上山一趟,順便揮別兩座山。只是這樣的浪漫念頭立即被打消了。我們改弦易轍,到惠斯勒附近的奇克莫斯(Cheakamus)湖走一趟。
去年六月中旬(18日)來過惠斯勒,也來過這裡,記得那時定人忍著坐骨神經痛,來回走完近四個小時的行程。只是當時已近黃昏,不能久留,無法盡興欣賞風景。不過那時天氣良好,太陽西照,由湖上看到整個白頭的山系,托在藍天綠水之下,格外顯眼,令人不忍卒去。可能這也是吸引我們再度光臨的最大動力。
奇克莫斯湖就在惠斯勒山的山腳下,由停車場走路要一個半小時 |
去年六月中旬(18日)來過惠斯勒,也來過這裡,記得那時定人忍著坐骨神經痛,來回走完近四個小時的行程。只是當時已近黃昏,不能久留,無法盡興欣賞風景。不過那時天氣良好,太陽西照,由湖上看到整個白頭的山系,托在藍天綠水之下,格外顯眼,令人不忍卒去。可能這也是吸引我們再度光臨的最大動力。
走入原始林,可以看到高大的紅檜 |
岩石上也會長出松樹 |
雪未融化,有時要走在雪徑上 |
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惠斯勒2011(3)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惠斯勒2011(2)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惠斯勒2011(1)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前往惠斯勒
在加拿大,由於過去幾年出過遠行,到過北極圈,開車兩萬多公里到加拿大最東端。所以無論在綠文化俱樂部或楓華會活動中,我們都報告過不同的旅遊經歷。有許多朋友聽了似乎都很嚮往,希望有機會也能與我們一樣到各處走走。
多年前我們在美國加入一個貝殼分時的渡假方案,每年繳交會費,逼著我們計劃渡假旅遊。雖然目前使用的機會不是很多,倒是因為該俱樂部在惠斯勒市中心擁有一棟鄰山客棧()Mountainside Lodge),讓我們每年有機會到惠斯勒,享受一下渡假的樂趣。
惠斯勒是滑雪聖地,冬奧後,蜚聲國際,吸引更多的觀光客。滑雪的旺季都在冬季,現在夏季逐漸轉為登山觀光外,又增加越野車活動,吸引不少年輕人週末來此越野飛車,享受那種單車由山上衝刺之狠勁。所以惠斯勒旅遊檔期幾乎涵蓋整年,只有其中在六月之初,雪季已老,可以有些空檔專供觀光,因此可以訂到較便宜的旅館。
這次定人向貝殼分時俱樂部預訂了6月9-13日的時段,準備今天成行。雖然在列治文我們已成閒雲野鶴,但要出外旅遊,仍有一些事務必要處理。定人現為楓華會的成員,其下一季的活動也需要協助安排。等到稍為就緒,出發的時間已經下午一點多。
此次上惠斯勒比較不同的行頭是要攜帶兩輛腳踏車。幾年前我們已買好一個附掛車後的腳踏車架,都沒有派上用場。定人一直惦念不忘,總希望有機會用上。為配合此行,前幾天特別舉行啟用典禮。將兩輛腳踏車上架後,首航漁人碼頭兩次,情況良好,今天正式遠行。
說起我們這兩部腳踏車,其實都是在Garage Sale 賣來的貨。一台是跑車,另一台為越野車。前者屬細輪型,後者沒有防震,都不是標準的越野車。不過價格雖低,品質不差,尚稱堪用。只是去年定人髖骨痛後,就不再騎腳踏車,直到最近再度試車,發覺效果良好,髖骨不痛了。因此希望此行能因這兩部腳車的加入而增加此次旅遊上的樂趣。
下午四時,抵達鄰山客棧。此時客人較少,服務生也似乎比較客氣。客棧除可免費停車外,還有一間專門供旅客停放腳踏車的地方。這間旅館我們住過數次,雖然房舍較老,但管理仍然不錯,由於接近市區中心,所以相當方便。抵達後,我們也沒到處走,就在旅館內休息。旅館的WIFI網路也不錯,還可以讓我看Netflex的影片。
多年前我們在美國加入一個貝殼分時的渡假方案,每年繳交會費,逼著我們計劃渡假旅遊。雖然目前使用的機會不是很多,倒是因為該俱樂部在惠斯勒市中心擁有一棟鄰山客棧()Mountainside Lodge),讓我們每年有機會到惠斯勒,享受一下渡假的樂趣。
惠斯勒是滑雪聖地,冬奧後,蜚聲國際,吸引更多的觀光客。滑雪的旺季都在冬季,現在夏季逐漸轉為登山觀光外,又增加越野車活動,吸引不少年輕人週末來此越野飛車,享受那種單車由山上衝刺之狠勁。所以惠斯勒旅遊檔期幾乎涵蓋整年,只有其中在六月之初,雪季已老,可以有些空檔專供觀光,因此可以訂到較便宜的旅館。
這次定人向貝殼分時俱樂部預訂了6月9-13日的時段,準備今天成行。雖然在列治文我們已成閒雲野鶴,但要出外旅遊,仍有一些事務必要處理。定人現為楓華會的成員,其下一季的活動也需要協助安排。等到稍為就緒,出發的時間已經下午一點多。
此次上惠斯勒比較不同的行頭是要攜帶兩輛腳踏車。幾年前我們已買好一個附掛車後的腳踏車架,都沒有派上用場。定人一直惦念不忘,總希望有機會用上。為配合此行,前幾天特別舉行啟用典禮。將兩輛腳踏車上架後,首航漁人碼頭兩次,情況良好,今天正式遠行。
說起我們這兩部腳踏車,其實都是在Garage Sale 賣來的貨。一台是跑車,另一台為越野車。前者屬細輪型,後者沒有防震,都不是標準的越野車。不過價格雖低,品質不差,尚稱堪用。只是去年定人髖骨痛後,就不再騎腳踏車,直到最近再度試車,發覺效果良好,髖骨不痛了。因此希望此行能因這兩部腳車的加入而增加此次旅遊上的樂趣。
下午四時,抵達鄰山客棧。此時客人較少,服務生也似乎比較客氣。客棧除可免費停車外,還有一間專門供旅客停放腳踏車的地方。這間旅館我們住過數次,雖然房舍較老,但管理仍然不錯,由於接近市區中心,所以相當方便。抵達後,我們也沒到處走,就在旅館內休息。旅館的WIFI網路也不錯,還可以讓我看Netflex的影片。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Google +1是什麼碗糕?
最近Google推出了一個Google +1的功能。很多人大概搞不懂到底這是什麼碗糕。不過如果你已習慣臉書上的"讚!"或"Like"的意思時,大概就八九不離十了。這等於是社交功能的一種按鈕,對某一篇張貼的文章如果按了"+1",就表示你對文章的認同的意思。如果某篇文章累積的"+1"次數愈多,愈表示那篇文章有價值、愈有人氣,在人的面前會愈有光彩。將來在Google搜尋的呈現上,可能會有更大的曝光的機會。
對於某篇張貼文章的作者而言,"+1"的按鈕無疑地是也一項行動上的鼓勵。我的草堂雜記裡累積的篇數實際上為數不算少,雖然拉裡拉雜沒有一定頭緒,但有些文章也是花了相當時間收集資料撰寫而成。只是花了那麼多心思,回饋意見或討論的人很少。因此很少文章能變成熱烈討論的話題,只有落得廟前無僧風自掃,門裡冷落車馬稀的場面了。但在偶而的場合碰到的熟人則都不住地說:草堂雜記的內容好極了,幾乎每篇都看了。只是不知是見面客套話還是真心語;實際上,笑我太閒才寫這些垃圾東西的也有人在哩。
"+1"這個功能到底能不能成功,還是見仁見智。Google在開發新功能方面雖做了不少努力,但這種社會化的功能常常只看到臉書或推特能擁有龐大的人氣,Google每次一推出類似的功能就被駡得狗血淋頭。以Google Wave為例,才剛在實驗室裡孵了一半,就宣告夭折了。雖然裡面有許多互動的功能到現在還無人能比,最後應用到Google Docs裡面去了。Orkut的交友介面甚至比臉書還早,最早還要熟人推介才能加入,現在早已被其他社交軟體抛在後面了。另外Buzz剛一出生就被提告,原來它把Gmail帳號內的朋友自動轉為交友的對象,讓那裡喜歡搞隱私的人大吃一驚,上法庭提告。這些官司最近才稍擺平。
就我的觀察,Google所出的這些社交服務體系最大的罩門是太愛把Gmail綁在一起了。沒有Gmail帳號的門票,這些功能都無法使用。不像臉書、堆特的作法,任何Email帳號都可開戶使用,來者不拒,因此不會影響個人對電子帳號的偏好。Google秉持的理由是:Gmail帳號是免費,為什麼不再申請一個?這個帳號容量又大、又安全,垃圾信又少。但人是很奇怪的動物,"牠"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要他改變一個脹號,就像要他再取一個老婆一樣。有人高興得要死,有人就是不喜歡。
所以說,Google的"+1"按鈕能否成功,我心裡仍然打個問號。只是拜托想看草堂雜記或其他相關部落格的朋友們,即使不想寫意見,也多發善心,高抬貴手,在文章後面的"+1"按鈕上按一下,說不定我的文章會立即推至上萬之數呢!拜托拜托,善哉善哉。
對於某篇張貼文章的作者而言,"+1"的按鈕無疑地是也一項行動上的鼓勵。我的草堂雜記裡累積的篇數實際上為數不算少,雖然拉裡拉雜沒有一定頭緒,但有些文章也是花了相當時間收集資料撰寫而成。只是花了那麼多心思,回饋意見或討論的人很少。因此很少文章能變成熱烈討論的話題,只有落得廟前無僧風自掃,門裡冷落車馬稀的場面了。但在偶而的場合碰到的熟人則都不住地說:草堂雜記的內容好極了,幾乎每篇都看了。只是不知是見面客套話還是真心語;實際上,笑我太閒才寫這些垃圾東西的也有人在哩。
"+1"這個功能到底能不能成功,還是見仁見智。Google在開發新功能方面雖做了不少努力,但這種社會化的功能常常只看到臉書或推特能擁有龐大的人氣,Google每次一推出類似的功能就被駡得狗血淋頭。以Google Wave為例,才剛在實驗室裡孵了一半,就宣告夭折了。雖然裡面有許多互動的功能到現在還無人能比,最後應用到Google Docs裡面去了。Orkut的交友介面甚至比臉書還早,最早還要熟人推介才能加入,現在早已被其他社交軟體抛在後面了。另外Buzz剛一出生就被提告,原來它把Gmail帳號內的朋友自動轉為交友的對象,讓那裡喜歡搞隱私的人大吃一驚,上法庭提告。這些官司最近才稍擺平。
就我的觀察,Google所出的這些社交服務體系最大的罩門是太愛把Gmail綁在一起了。沒有Gmail帳號的門票,這些功能都無法使用。不像臉書、堆特的作法,任何Email帳號都可開戶使用,來者不拒,因此不會影響個人對電子帳號的偏好。Google秉持的理由是:Gmail帳號是免費,為什麼不再申請一個?這個帳號容量又大、又安全,垃圾信又少。但人是很奇怪的動物,"牠"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要他改變一個脹號,就像要他再取一個老婆一樣。有人高興得要死,有人就是不喜歡。
所以說,Google的"+1"按鈕能否成功,我心裡仍然打個問號。只是拜托想看草堂雜記或其他相關部落格的朋友們,即使不想寫意見,也多發善心,高抬貴手,在文章後面的"+1"按鈕上按一下,說不定我的文章會立即推至上萬之數呢!拜托拜托,善哉善哉。
死亡醫生過世了
戰煬上有人殺人無數,成了英雄;而在當今的社會裡,無論用什麼方法殺了人,就要坐牢。在美國有一位病理學家傑克·凱沃爾基安(Jack Kevorkian)醫生,他用他的設備竟然連續殺了130人,這個牢房是住定了。
傑克自己承認說:他曾利用他的專長,協助130位末期病患結束生命。他這樣做只是盡一位醫生的職責,盡量減輕病人的痛苦。只可惜這樣的方法卻必須終結病人的生命。有些病患到了最後期,不但行動不便,甚至不能言語,更無法思考,他們的生命已完全失去生存的意義,也沒有人的尊嚴。
然而在醫療技術的協助下,這些長期病人往往求死不得。 鑑於對生命的尊重,法律界及宗教界及人倫專家方面對安樂死一向有很大的爭議,而且也有很大的阻力。傑克醫生只能暗地裡協助這些病患安樂死。十一年前,他因為一患有萎縮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的病人安樂死,並將整個過程公布於電視頻道上,希望喚起社會大眾認真面對安樂死的問題。他因此被控謀殺罪監禁七年,2007年假釋出獄。
定人的哥哥曾養過一條狗,這條狗後來老到走不動了,連大小便都便在客廳裡或地上,最後只好施行安樂死。猫狗的安樂死似乎爭議不大,但同為動物的人,一講到安樂死好像就犯下大忌。但當人老了、病了、走不動了、吃不下了,何嘗不可也讓他走得安詳平靜呢?我記得有一則加拿大的原住民的習俗,當一位長老感到自己接近風燭殘年、無法任事走動的時候,他會選在某一天默默地獨自走向森林,從此不知所蹤。
一位長年臥病不起的老年人,為了照顧其生活起居,往往要付出許多不同的代價。其中包括病人本人承受的痛苦、病人家屬生活的勞頓、家庭經濟的負擔及社會與醫療成本的支出等。醫療的成本也許醫療體系會有獲益,但最終仍要全民負擔。
這位死亡醫生過世了,享年83歲,沒有透過安樂死。但死時,護士有在床邊播放巴哈的音樂。但對於安樂死,你意以為何?
右為死亡醫生傑克,左為電影裡演<<誰是傑克>>的男主角 |
然而在醫療技術的協助下,這些長期病人往往求死不得。 鑑於對生命的尊重,法律界及宗教界及人倫專家方面對安樂死一向有很大的爭議,而且也有很大的阻力。傑克醫生只能暗地裡協助這些病患安樂死。十一年前,他因為一患有萎縮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的病人安樂死,並將整個過程公布於電視頻道上,希望喚起社會大眾認真面對安樂死的問題。他因此被控謀殺罪監禁七年,2007年假釋出獄。
定人的哥哥曾養過一條狗,這條狗後來老到走不動了,連大小便都便在客廳裡或地上,最後只好施行安樂死。猫狗的安樂死似乎爭議不大,但同為動物的人,一講到安樂死好像就犯下大忌。但當人老了、病了、走不動了、吃不下了,何嘗不可也讓他走得安詳平靜呢?我記得有一則加拿大的原住民的習俗,當一位長老感到自己接近風燭殘年、無法任事走動的時候,他會選在某一天默默地獨自走向森林,從此不知所蹤。
一位長年臥病不起的老年人,為了照顧其生活起居,往往要付出許多不同的代價。其中包括病人本人承受的痛苦、病人家屬生活的勞頓、家庭經濟的負擔及社會與醫療成本的支出等。醫療的成本也許醫療體系會有獲益,但最終仍要全民負擔。
這位死亡醫生過世了,享年83歲,沒有透過安樂死。但死時,護士有在床邊播放巴哈的音樂。但對於安樂死,你意以為何?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鳥盡弓藏話韓信
昨天綠文化請侯捷先生講述楚漢相爭,花了三堂次才講完,娓娓道來,情節動人。楚漢相爭,為期四年,其內容比三國演義還精彩。如果歷史能夠重來,當時韓信且聽信蒯通之言,據齊為王,與當時的楚漢形成三國鼎立的關係,則中國的歷史可能要改觀。
講到中國歷史,到處可見血跡斑斑。每到改朝換代,都是一部殺戮史,打打殺殺,存活下來的才能稱王稱帝。這種特性完全符合動物生存原則,沒有打殺就不會有霸王或仁君出現。過程中,雖然不泛可歌可泣的故事,但對人殘忍的事,仍然處處可見。例如謀士酈食其被烹煮而死;寫史記的司馬遷遭受閹刑,其他動不動就遭滅三族、株九族。人對人之恨幾乎恨到極點,恨不得斬草除根。而街頭斬首示眾之事更是經常可見,直到近代史裡幾乎還是如此。韓信在一連被斬十三個之下,若不是聲音夠大,講話夠清楚,還遇到救命恩人夏侯嬰,不然早就被劉邦的約法三章軍法斬首了,更遑論其後的許多可供歌頌的功業。中國人一直稱是禮儀之邦、講究仁義道德,但很少人談到人性的尊嚴。
一將功能萬骨枯,當年兩雄中原逐鹿,戰事慘烈。以彭城之役(紀元前205年)為例:劉邦趁項羽在北方與齊相爭時,率諸侯兵五十餘萬向東直搗項羽首都彭城。一時得手,勝利之餘,開始享盡宮庭之樂,認為天下已平。項羽聞劉邦入主彭城,乃率兵三萬離開齊地,立即攻入彭城,大敗漢軍。劉邦在逃亡途中,甚至三次棄顧兩個兒女,父母及妻都變成人質。項羽繼續追殺,漢軍被殲十餘萬人。至靈壁東邊的睢水上並將漢軍驅趕下河,又淹死十數萬,使得睢水被屍體阻塞,令河道不流。此即彭城之戰役也,多慘烈!
上段戰役中,韓信正好在齊國當齊王,好像被封為齊天大聖一樣。他要自立門戶其實也不難,只是他仍念念劉邦當年知遇之恩。人就是這樣,該當將軍之才就不能當王,當王的就不一定能帶兵。而韓信本人亦有自知之明。例如,天下底定之後,有一次劉邦曾問他:
「如我,能將幾何?」
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
上曰:「於君何如?」
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
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講到中國歷史,到處可見血跡斑斑。每到改朝換代,都是一部殺戮史,打打殺殺,存活下來的才能稱王稱帝。這種特性完全符合動物生存原則,沒有打殺就不會有霸王或仁君出現。過程中,雖然不泛可歌可泣的故事,但對人殘忍的事,仍然處處可見。例如謀士酈食其被烹煮而死;寫史記的司馬遷遭受閹刑,其他動不動就遭滅三族、株九族。人對人之恨幾乎恨到極點,恨不得斬草除根。而街頭斬首示眾之事更是經常可見,直到近代史裡幾乎還是如此。韓信在一連被斬十三個之下,若不是聲音夠大,講話夠清楚,還遇到救命恩人夏侯嬰,不然早就被劉邦的約法三章軍法斬首了,更遑論其後的許多可供歌頌的功業。中國人一直稱是禮儀之邦、講究仁義道德,但很少人談到人性的尊嚴。
這是網站上常看到的韓信照片 |
一將功能萬骨枯,當年兩雄中原逐鹿,戰事慘烈。以彭城之役(紀元前205年)為例:劉邦趁項羽在北方與齊相爭時,率諸侯兵五十餘萬向東直搗項羽首都彭城。一時得手,勝利之餘,開始享盡宮庭之樂,認為天下已平。項羽聞劉邦入主彭城,乃率兵三萬離開齊地,立即攻入彭城,大敗漢軍。劉邦在逃亡途中,甚至三次棄顧兩個兒女,父母及妻都變成人質。項羽繼續追殺,漢軍被殲十餘萬人。至靈壁東邊的睢水上並將漢軍驅趕下河,又淹死十數萬,使得睢水被屍體阻塞,令河道不流。此即彭城之戰役也,多慘烈!
上段戰役中,韓信正好在齊國當齊王,好像被封為齊天大聖一樣。他要自立門戶其實也不難,只是他仍念念劉邦當年知遇之恩。人就是這樣,該當將軍之才就不能當王,當王的就不一定能帶兵。而韓信本人亦有自知之明。例如,天下底定之後,有一次劉邦曾問他:
「如我,能將幾何?」
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
上曰:「於君何如?」
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
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