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草堂雜記 For Life, Work & Pleasure: 西門費沙大學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西門費沙大學

今天是維多利亞紀念日,加拿大全國放假一天。

早上趕到本那比公園,參加綠生活俱樂部的一場步道解說,由蔡聰琪小姐帶領,到本那比後山及西門費沙大學(Simon Fraser Univ)縱走。我們先去57街接Loretta,然後直接開到本那比的Cathy家拿一份Loretta要收藏的Sun的報紙。之後,再上山到木那比公園。公園的路口指示不明顯,兩次錯失了路頭,浪費不少時間。抵達停車場時,他們大夥已經在那裡等待許久。

這個公園據高臨下,可以看到北溫的幾座山及布拉海口,船隻進出而很頻繁。我們沿著加拿大步道(Canada Trail)往西門大學的校園方向走,來回要兩個多小時。本那比地區是一個高地,其山區當初規劃為保留區,而中心部位則提供為西門大學的校地,由其自行規劃。若就地勢而言,西門大學就有如台北的文化大學,而本那比山則如陽明山公園。其視野很好,可以看盡遠山,可以俯瞰大海,也可以瞭望整個溫哥華市區。

這裡的步道整修良好,網絡通暢,很多人一早就來登山健行,怡情養性,培養身心;也有人騎越野車,來去自如。國家級的加拿大步道橫過此區,更提供一條遠走高飛的通路。這條步道東由太平洋的溫哥華島,西至大西洋的紐芬蘭,北至北極圈的塔底亞塔克。最北這一點我們已走過,我特別坐水上飛機到這個鳥不生蛋的地方;溫哥華島是比較容易去尋找的地點,將來可以慢慢去發掘,而紐芬蘭之地則計畫今年開車征東,來去十萬八千公里。若能有孫悟空的筋斗雲該多好,一下子就可以去這幾個地方。

西門費沙大學的建築有一個特色,就是外牆不加修飾,以原貌見人。這樣的工程當然要體質好,材料品質的控制優良,否則不必見人,天天見到太陽及大自然的雨水自然就跨掉了。西洋流行以真實內涵見人,與東方人的美學觀點略有不同,東方人必須擦脂抹粉後才能開門見客,所以油彩用得特多。不過這所大學的建築是有其特色,它建築在山頂之上,但並不刻意再強調其高,這與文化大學將建築聳立在山頂之尖,破壞自然的作法不同。以學術四合院的建築而言,底層是完全開放空間,只有二樓層及地下層才是辦公的場所,把四週的山景圈到建築物裡來。這種手法在東方寸去寸金的地方是辦不到的。由於建築體都在地下層,所以走道迴廊變成另一特色,只是人的活動方便性反而受到拘束。重大的機械設備進入就有困難。還好西門大學並非工程見長,偏重人文,所以這些考慮變成小節了。




學術四合院




載不動思愁的沉思池




四合院的風景如繪




白普賢櫻花盛開





四合院中的哈哈鏡




印地安祭壇




大學之道在西門




鑽石廳的藝術天窗




沙灘上的胖人

2 則留言:

  1. 蔡聰琪小姐是不是卫理毕业的?我是董聿珠,不晓得她记不记得?

    回覆刪除
  2. 是的,她是妳同學,我是望班王玉如,請跟我聯絡,我們也在找妳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