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隆廟口飽餐一頓後,我們決定往和平島一遊。和平島為何以和平命名,不得而知。不過據網路上記載,此島原名為社寮島,早年荷蘭人曾在此聚集,光復後改名為「和平島」。依稀記得讀大學時曾經來此郊遊過,那時稱為皇帝殿,必須走很長的路才能抵達。這個島與基隆僅一水之隔,因此必須經過和平橋。實際上和平橋很短,橋下為海灣,但與一般小溪無異,因此過橋也沒啥感覺。
和平島主要有台船造船廠,後來與中船合併,更名中船,現因政治關係,又改回台船。所以到底中船合併台船,還是台船合併中船,就有點說不清了。同樣,這裡還有漁業試驗所,位於和一路199號,與台船緊鄰。日據時代,為漁業試驗所基隆支場,俟後又擴大編制改為台灣省水產試驗所,並在全省各地如竹北、鹿港、臺西、臺南、高雄、東港、臺東、澎湖等成立八個分所。世事變化如棋局,誰前誰後總未知。
經過台船後,就是公園管理區。這裡道路狹窄,錯車不方便,故有一段路是單行道。我不知道上下班時間時,台船與漁試所的員工如何解決塞車的問題。若能使用輪渡,直接駛往基隆港,則不失為一個好方案,說不定又變為觀光一景。
人車進入公園區需要門票,二人連車要160元。今天不是週日,遊客不多,禮品店雖開卻苦無遊客上門,碰碰船鎖在船塢中泛人問津。我們信步往大窟中的Z形木橋走過,這裡以亂石圍成一湖,湖水清澈,可見魚游。由這裡開始可以看到基隆嶼外海,海浪不斷往內撩起陣陣千堆雪。中間有一塊極為平坦的沼澤,水草綠如茵,大概就是所稱的青菜埕吧。聽說此地因受海浪侵蝕,形成平坦的塊狀岩面,有如無數平舖的塌塌米,故日本人管它叫千疊敷。有許多人走入水中,彎著腰在撿嫰水草。問作何用途,一位男士回答說:撿來作魚餌。不過,好像大部人是撿它來賣錢。
這裡兩旁是山崖,頗具幽谷之勝,亦是潛水及海釣的絕佳場地。果不其然,遠方有很多人手拿釣竿,三三兩兩正在海釣,在海天之間,形成十分熱鬧而有趣的場面。這裡的岩石,大部份屬砂岩。經海邊風浪侵蝕後,亂石嵯峨,突出的岩石,各有不同的方位與姿勢,但因侵蝕的程度不同,就會呈現不同的圖象。遠處北方的山緣可以看出特立獨出的輪廓,為數眾多,有如群臣上朝的氣勢,故稱為皇帝殿。
沿著步道往外走,視野逐漸開朗,岩石的形狀更是複雜,有些平滑如饅頭,胖胖的外形,又如祭拜用的神豬,並排的躺著;有些則如蓮花開蕊,綻放著石花的外形,分散在緩坡的岩石之上,形成一種有趣的聚落。有些則像一個人頭,也有較細的頸部,這些人頭一個接一個,亂數排列,繞富情趣。有人稱之為蕈岩,因為外觀看來有點像有香菇。不過仔細端詳,有些更像杏鮑菇或猴頭菇,不一而足。當然若稱之為萬人堆,則有點是概而言之了。
在這個季節裡,除了看到許多海釣客在大岩石上與浪花博鬦外,還可看到一些婦女,穿著布鞋,在岩石上採紫海菜,聽說這是一般海產店裡做海鮮湯的好材料。她們在岩石表面上用手不斷地搓揉,將附著在表面上的紫海菜取下,然後一點一點收集起來,如此也可以討生活。只是這樣做仍然辛苦且危險,最怕的是一個大浪打來,躲都沒處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