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世界的經濟因為技術的變遷及前所未有的人口、金融的遷移與流動,曾經產生分崩離析的情況。世界大戰後,各國精力耗盡,但多歸罪於經濟系統之不靈,或成為戰爭的禍首。經過這些災禍之洗禮後,有志之士開始思索如何在政府絕對權力與市場自由機制之間重獲正常的經濟運作動力。
其間,有兩派經濟學者開始創制經濟學說,一為英國學者約翰.梅拿.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一為奧地利學者費德利.馮.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他們各持的經濟理念開始浮上枱面,並主導全球的經濟政策。
在世界經濟瀟條期間,資本主義的理念受到甚大的抑制。除了德國法西斯納粹趁勢興起外,蘇聯在史達林的專制下也建立以馬克思與列寧的共產政權,戰後全球三分之一的國家成為共產國家。全球在經濟制度上五味雜陳,由極權統治至法西斯政權,由開發中國家的專權體制到歐洲的社會主義,加上美國獨撐的調整式資本主義等等。各種體制都是政府有絕對的權利掌握國家政策的制高點。凱恩斯主張的政府控制的經濟理論成為顯學,而海耶克的自由市場經濟理論被打入冷宮。
1970年代,共產國家的經濟已經開始出現問題,全球經濟逐漸進入停滯狀態,人民飽嚐失業居高不下,通貨膨脹之苦。此時開始有人思考使用海克的市場經濟理論,企圖突破現有的窘境並轉化既有的經濟體制。
1980年代初,冷戰正殷,表面上世界局勢底定。但枱面之下,則波濤汹湧,經濟的基礎逐漸崩塌流失。此時西方民主國家正為通膨與赤字問題焦頭爛額;共產國家則利用軍事力量遮掩其經濟的敗象。拉丁美洲則以極權統治的方式抵抗外在的經濟侵略,但仍債台高築,物價飛漲。印度及非洲國家則一直無法擺脫政權貪污、黑市橫行的局面,世界經濟景況變成不可收拾。
在全世界處於絕望的情境下,英國柴契爾夫人與美國雷根總統開始採用自由市場的經濟策略。許多國家開始覺醒自由市場經濟的可貴,被迫接受這種震憾療法,並祭出相應對策,諸如對企業鬆綁,減少政府開支,並將國營事業民營化等等。社會結構也產生劇大的變化,但整體經濟的體質轉好之後,有些人對新的安排反而失去安全感,貧富差距也擴大,形成另一層的社會問題。
經濟改革不是一蹴可即,有些需和緩漸近,才能有成功;但改革太遲或腳步太快,都會有損傷。雷根總統,對改革的過程所帶來的陣痛有一句名言:
If not NOW, WHEN? If not US, WHO?
若此時不做,何時做?若不是我做,誰來做?
這句話道盡改革的急迫性及毫無推諉性,大有捨我其誰之概。雷根總統當年喊出:「減稅、減支出、放棄管制、提供自由市場」,當時的反對聲浪多大,使得景氣更為低迷不振,一般民眾期期以為不可。但三年之後,經濟開始復蘇,市場自由經濟才展現力量與效果。然而這句話口是藉著雷根的口說出而成名,真正來源還是猶太人的拉比Rabbi Hillel 所提出的話:
“If I am not for myself, then who will be for me? And if I am only for myself, then what am I? And if not now, when?”
若我不為自己,那誰會為我?若我只為自己,那我算什麼?若此時不做,何時做?
當然這句話也可應用到許多地方,諸如今年選舉比爛的程度幾乎人皆厭之,有些人乾脆放棄投票,反而讓有心人沾沾自喜。因為敵對的人不出門投票,自己就可贏於技術謀略上。所以有人套用這句話,其解譯自有不同。若能加以體會自己一票的重要性,自然不會讓人當作負面的棋子:
這次不投,哪次才投?我不投,誰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